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职务侵占30万归还后可以不立案吗

职务侵占30万归还后可以不立案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2.31 · 1602人看过
导读:职务侵占30万后归还钱款,不能简单判定是否立案。一般来说,虽归还钱款但因职务侵占已达犯罪既遂,仍可能立案,归还只是量刑从轻情节。不过若犯罪情节特别轻微、危害不大,综合多种因素后也有不立案的可能,最终由司法机关依实际情况决定,职务侵占者都要对自身行为负责。
职务侵占30万归还后可以不立案吗

一、职务侵占30万归还后可以不立案

职务侵占了30万,等把钱归还之后,到底会不会被立案,可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一般来讲,就算把侵占的那些款项给还回去了,也还是很有可能会被立案的。

这是因为职务侵占这种行为本身已经达到了犯罪既遂的程度,而后来归还钱款,就像是事后的一种退赃行为,这种行为在量刑的时候可以当作一个从轻处罚的情节来考虑,但它可不一定就能阻止立案的发生。

不过,要是犯罪的情节特别轻微,对社会的危害也不是很大,并且把行为人的侵占动机、使用的手段、造成的后果以及他认罪悔罪的态度等这些因素都综合起来看的话,那也不是完全没有不立案的可能。

不过这种情况确实比较少,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归还了钱就一定不会被立案,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得由司法机关根据整个案件的实际情况来最终决定到底要不要立案。

总之,职务侵占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管最后是否立案,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职务侵占3年后不予追究

职务侵占三年后获准不予追究 1.倘若最高法律规定的罪行对应有期徒刑的年限为三年,那么其追诉期限则为五年。

2.若最高法律规定的罪行对应有期徒刑的年限在十年以下,那么该类案件的追诉期限为十年。

3.若最高法律规定的罪行对应有期徒刑的年限为十五年,那么此类案件的追诉期限便设定为了十五年。

4.如若最高法律规定的罪行的结果将导致被判处无期徒刑,那么其追诉期限则为二十年。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职务侵占30万可以判缓刑

职务侵占三十万是否可适用缓刑 如果某人涉嫌职务侵占30万元,那么此案通常无法被判处缓刑。

这是因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职务侵占30万元属数额特别巨大,可能会面临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且可能被课以没收其全部财产的严厉处罚。

而缓刑则主要针对那些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当多个罪名并罚时,若需判处的有期徒刑刑期已经达到中期,那么缓刑便不再适用。

这是由于缓刑需要遵循吸收原则,即如果某一罪名已被判处缓刑,其他罪名便应用吸收原则来决定具体执行的刑期,从而使得缓刑不再执行。

另外,对于中期或长期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以及累犯、犯罪集团的首要成员,缓刑也同样不适用于他们。

职务侵占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具体而言,既涉及商店、工厂、饭店、宾馆这样的商业服务业,也涵盖诸如交通运输业等各行各业。

此外,还包括各类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如集体或民间承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种类型的社团等等。

从客观方面看,职务侵占罪表现为行为人通过滥用职务便利,私自占有本单位财务,且其金额巨大。

从主观方面来看,行为人应当是直接故意,并且怀有非法占有该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明确意图。

换言之,行为人企图从经济角度上获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权、收益权以及处分权,无论他们实际是否已经实现或者行使过这些权力,都不会影响到职务侵占罪的成立与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在探讨职务侵占30万归还后是否可以不立案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相关法律规定。虽然归还侵占款项是一种积极的补救行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就不会立案。职务侵占罪的认定不仅仅取决于是否归还了款项,还涉及到诸多因素,例如侵占行为是否已经被发现并进入司法程序的视野。而且,即使归还了30万,公司或单位如果依然选择追究法律责任,司法机关仍可能根据法律进行立案审查。此外,职务侵占行为还可能对公司造成其他无形的损害,如声誉受损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立案与否的判定。如果您对职务侵占归还后的法律处理细节,或者您正在面临类似的困扰,不确定自己的处境是否会被立案追究,不要犹豫,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的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