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缓刑是否不能申请取保候审
缓刑期间是否无法申请取保候审?
在判定为缓刑之后,无法进行取保候审程序。这主要是因为“缓刑”属于实际执行之刑罚,而被判处实际执行之刑罚时,无法提交保释申请,原因在于保释仅适用于刑事案件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三个阶段。一旦被确认为犯罪行为,并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之时,便无法提出保释申请。
然而,若符合相关条件,则有可能被宣告缓刑。在我国,所谓的“保释”实际上是指“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缓刑期间是否可以申请监外执行
缓刑期间一般不可以申请监外执行。缓刑是对原判刑罚附条件的不执行,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仍需遵守相关规定。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况,不适宜在监狱或者拘役所等场所执行刑罚,而暂时采取的一种变更执行方法。
通常只有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等法定情形时,才可能依法收监执行,而非申请监外执行。
如果对缓刑期间的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和指导。
三、缓刑期间能否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在缓刑期间,一般情况下不能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缓刑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需遵守相关规定,如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等。
如果缓刑期间出现特定情形,如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等,且经法定程序,可能会对缓刑执行进行适当调整,但这并非变更强制措施的常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案件情况来判断。如果对缓刑期间的相关事宜存在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缓刑期间无法申请取保候审。缓刑是实际执行的刑罚,不适用于保释程序,保释仅适用于侦查、起诉、审判阶段。一旦确定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便不能申请保释。但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被取保候审。我国的“保释”即为取保候审。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