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贩卖假冒伪劣产品量刑几年
对于出售伪造、劣质商品罪行的定罪量刑问题,应当依据实际案情中的具体犯罪情节以及违法所得的数额而定。通常而言,若犯罪嫌疑人的销售金额在人民币伍万元以上且未满人民币贰拾万元时,将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同时还可能被课以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两倍以下的罚金;当销售金额达到人民币贰拾万元但不足人民币伍拾万元这个范围时,则将面临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并承担给予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两倍以下的罚金;倘若销售金额超过人民币伍拾万元但仍未达到人民币贰佰万元的标准,那么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同时还需承担给予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两倍以下的罚金;
然而,当销售金额突破人民币贰佰万元这一界限时,将面临十五年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时还需承担给予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两倍以下的罚金或是没收全部财产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贩卖假冒伪劣产品会被如何量刑
贩卖假冒伪劣产品,根据其情节严重程度会被不同量刑。若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同时,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此量刑标准仅供参考,具体量刑还需综合考虑案件的各种因素。
三、贩卖假冒伪劣产品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贩卖假冒伪劣产品可能承担多种法律责任。从民事角度看,受害者可要求销售者承担侵权责任,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从行政角度,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若违法情节严重,可能吊销营业执照。从刑事角度,若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可能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伪劣产品罪等,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销售金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金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伪造、劣质商品定罪量刑应依据案情和违法所得。销售金额5-20万者,判2年以下徒刑或拘役,罚金50%-2倍;20-50万者,判2-7年徒刑,罚金同上;超50万但不足200万者,判7年以上徒刑,罚金同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