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犯人取保候审需要啥条件

犯人取保候审需要啥条件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2.29 · 1387人看过
导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那些没被逮捕或者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会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他们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具体做法就是让他们提供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同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不会逃跑或者实施其他违法行为,也可以暂时解除对他们的羁押。不过申请取保候审是有一定条件的哦。
犯人取保候审需要啥条件

一、犯人取保候审需要啥条件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等司法机构针对没有被逮捕或是已经被逮捕但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们,为了防止他们逃避侦查、起诉与审判的责任,会指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同时出具相应的保证书,确保他们可以随时应传而至,在这种情况下不对其实施羁押或者暂时解除对他们的羁押。

对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们来说,申请取保候审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其次,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是通过取保候审不会导致社会危害性增加的;

再次,如果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者正处于孕期或者哺乳期的妇女,通过取保候审也不会增加社会危害性的;

最后,如果羁押期限已满,案件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那么就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犯人保外就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犯人保外就医需满足以下条件:其一,身患严重疾病,短期内有生命危险,需保外就医抢救的;其二,患严重慢性疾病,长期医治无效,且符合特定病症范围,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生活不能自理的;其三,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其四,年老多病,已失去危害社会可能的。同时,需有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的证明文件,证明犯人患上述严重疾病且需要保外就医。此外,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法院在决定是否准予保外就医时,会综合考虑罪犯的病情、改造表现等多方面因素。

三、犯人取保候审的条件具体有哪些

取保候审的条件主要有:其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其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其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其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但需注意,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终结,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暂时不羁押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其仍需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审判等工作。若不符合上述条件,司法机关一般不会批准取保候审申请。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针对未被逮捕或需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为防止逃避侦查、起诉与审判,指令其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确保随传随到,不实施或暂时解除羁押。 申请需满足一定条件。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41次阅读
  •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针对未被逮捕或需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为防止逃避侦查、起诉与审判,指令其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确保随传随到,不实施或暂时解除羁押。 申请需满足一定条件。
    2024-09-02 861次阅读
  • 2024.09.24 1100次阅读
  • 458次阅读
  • 办理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包括: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分子;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但不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犯罪分子;患有重大疾病或怀孕、哺乳不满一岁婴儿的妇女,虽应逮捕但不宜羁押;证据未达到批准逮捕标准的被拘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024-07-10 1217次阅读
  • 2024.10.16 1865次阅读
  • 311次阅读
  • 减刑的条件主要有:(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减刑的限度:1、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2、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
    2024-12-09 1263次阅读
  • 2024.07.14 1927次阅读
  • 45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