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强制执行的执行措施有哪些
法庭将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手段,具体包括查阅、冻结及划走被申请人的账户资金;扣留并提取其收入来源;查封、扣押、出售或出租被申请人的财产权益;搜索及发现被申请人隐藏的资产;强行要求被申请人交出法律文书所规定的财物或单据;强制被申请人搬迁出房产或退出相关土地使用权;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所规定的行动方案;严格按照比例要求被申请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以及迟延履行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二、法院强制执行的财产保全措施有哪些
法院强制执行的财产保全措施主要包括:查封,即对被申请人的财产予以封存,限制其转移、处分;扣押,将被申请人的财产扣留,防止其脱离控制;冻结,冻结被申请人的银行存款等资金账户,禁止资金的支取和转移;拍卖,对被查封、扣押的财产进行公开拍卖,以所得价款清偿债务;变卖,将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折价变卖,以实现债权;限制高消费,限制被申请人进行高消费行为,如乘坐飞机、豪华酒店消费等;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信用惩戒手段促使被申请人履行义务。这些措施旨在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判决或裁定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三、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有多久?
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一般为两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但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需经本院院长批准。若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待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时,可再次申请执行,再次申请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
法院强制执行的措施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等。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