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复议 > 恶意投诉属于什么行为

恶意投诉属于什么行为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2.29 · 2559人看过
导读:恶意投诉的法律性质得看具体情形来确定哈。要是多次恶意举报,那可就违反法律啦。要是举报的人明明知道是假信息,还怀着诬告陷害的心思,情况严重的话,就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呢,到时候得接受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之类的刑事处罚。
恶意投诉属于什么行为

一、恶意投诉属于什么行为

恶意投诉行为的法律界定

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针对故意举报的行为是否违法,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然而,凡是具备连续性和多次性的恶意举报举动,均属于违法行为

其次,若举报者已知晓其所呈报的内容为“虚构之事实”,却出于恶意陷害受害方并欲致其陷入“刑责追诉”之目的而实施此举,则该种行为情节严重时,将被视为构成诬告陷害罪。倘若上述诬告陷害罪成立,且情节恶劣至极,那么犯罪嫌疑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刑法处罚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恶意投诉会触犯哪些法律行为

恶意投诉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规定,可能面临拘留、罚款等处罚。若恶意投诉导致他人遭受重大损失,如企业声誉受损、经济损失等,还可能构成诽谤罪或诬告陷害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此外,恶意投诉也可能违反《民法典》中关于侵权的规定,被投诉方有权要求恶意投诉者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在商业领域,恶意投诉还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干扰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总之,恶意投诉是一种不良行为,可能会给他人带来法律后果。

三、恶意投诉是否构成违法犯罪

恶意投诉可能构成违法犯罪。若恶意投诉者捏造事实,向有关部门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等,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若恶意投诉只是为了达到不正当目的,如恶意举报他人商业违规行为以谋取竞争优势等,虽不构成犯罪,但可能会给被投诉方造成一定损失,被投诉方有权要求恶意投诉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总之,恶意投诉的性质和后果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涉嫌违法犯罪,将依法受到惩处。

恶意投诉的法律性质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但多次恶意举报违反法律。若举报者明知是虚构信息,且动机是诬告陷害,情节严重时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刑事处罚

网站地图

行政类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行政复议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行政复议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复议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