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更监护人需要被监护人到场同意吗
更改监护人的程序是否需要被监护人出席并表达同意?
关于法定监护人之变更条件,需要遵循以下规则:若未成年人之法定监护人为已去世或失去监护能力者,应按照以下顺位依次由具有监护资格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志愿担任此职务的个人或者团体充当监护人。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有意愿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团体欲成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必须经过未成年人居住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的批准与认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变更遗嘱执行人需被继承人同意吗
一般情况下,变更遗嘱执行人需被继承人同意。遗嘱是被继承人对其个人财产及相关事务的处分安排,遗嘱执行人的指定通常由被继承人在遗嘱中作出。若要变更遗嘱执行人,本质上是对被继承人遗嘱内容的更改,从尊重被继承人意愿的角度出发,通常需要被继承人的同意。当然,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已明确表示可以由他人代为变更遗嘱执行人,或者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在通常情况下,为避免后续可能产生的法律纠纷,变更遗嘱执行人应取得被继承人的同意。
三、变更监护人被监护人必须到场同意吗
一般情况下,变更监护人时被监护人不一定必须到场同意。若被监护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代为表示同意,但仍需符合法律规定的变更条件和程序。如果被监护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原则上应征求其意见,虽非必须到场同意,但其意愿在判断是否变更以及变更后的监护关系是否适宜等方面会被考量。总之,变更监护人需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被监护人的利益和意愿等因素。
法定监护人变更需满足:原监护人亡故或失能时,优先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兄弟姐妹等合格者继任;若无合适人选,可由个人或团体提出申请,经未成年人居住地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审批后担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