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地起诉诽谤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诽谤罪系亲告罪范畴,故而受害人须向各级人民法院提出诉求,然而在对国家公共秩序及整体国家利益构成重大威胁的情况下,此项规定除外施行。针对诽谤罪的跨地域诉讼与普通刑事诉讼的受理标准相差无几。一般来说,诽谤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捏造虚假消息以恶意中伤他人,情节较为严重者。例如同一诽谤内容引起实际点击、浏览数达致五千人次以上。或者事实上被广泛转发超过五百次以上的情况;导致受害人或其近亲属出现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因为诽谤行为受到过行政处罚,之后再次实施诽谤行为的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异地起诉侵犯名誉权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异地起诉侵犯名誉权的立案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需有明确的被侵权人,即名誉权受到侵害的主体。其次,要有侵权行为的存在,如散布侮辱、诽谤等损害他人名誉的言论等。再者,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因侵权行为导致了被侵权人的名誉受损。最后,一般来说,起诉需向被告住所地或侵权行为地法院提起。若侵权行为地难以确定,则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在立案时,需提供相关证据,如侵权言论的截图、证人证言等,以证明侵权事实的存在。总之,异地起诉侵犯名誉权需满足这些基本立案标准,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异地起诉诽谤罪的诉讼流程是怎样的?
异地起诉诽谤罪,流程如下:首先,准备好相关证据,如诽谤言论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以证明对方的诽谤行为及对你造成的损害。然后,向被告所在地或犯罪行为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起诉状及证据材料。法院会在收到起诉后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接着,法院会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之后,法院会安排开庭审理,双方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如果一方不服判决,可在规定期限内上诉。整个过程需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和规定,以确保诉讼的公正和合法。
诽谤罪多为亲告,需受害人向法院起诉,但危及国家利益时例外。跨地域诉讼标准近似普通刑诉。诽谤情形包括:捏造恶语中伤,如点击超五千、转发五百次以上;致精神伤害、自残自杀;两年内再犯且曾受罚等严重情形。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