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迁对承租户的赔偿有哪些规定
针对出租房屋的拆迁,一般而言,对承租人所作的赔偿应涵盖因拆迁而产生的搬迁开支、暂时安顿花费及固定资产停工停产后之经济损失。其中,搬迁支出将会按照实际需求来作出补偿;至于暂时安顿费用,主要作为对租赁合同期间内承租人居住要求的合理安置。最后,关于停产停业带来的损失,需要视承租人运营状况及其所在地的相关法规予以测算并赔付。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二、拆迁时承租户如何争取合理赔偿
在拆迁时,承租户可通过以下方式争取合理赔偿。首先,要明确自身的租赁关系和权益,保存好租赁合同等相关证据。其次,了解拆迁政策中关于承租户的规定,如是否有安置补偿等。可与拆迁方协商,要求其将补偿款直接支付给承租户或在安置中给予合理安排。若协商不成,可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请裁决,提供租赁关系证明及自身合理诉求。若对裁决结果不服,还可通过行政诉讼途径维护权益。总之,承租户需积极主动,依据法律规定和自身实际情况,争取应得的合理赔偿。
三、拆迁承租户赔偿规定具体有哪些?
拆迁承租户赔偿规定主要有以下方面:
从承租关系角度,承租人可获得因拆迁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等。在房屋补偿方面,若租赁房屋为公有住房,补偿款一般归产权人,但承租人对房屋有装修等添附物的,可获得相应补偿。
从法律依据来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相关法规,保障承租户的合法权益。具体补偿标准各地可能有所差异,通常会综合考虑房屋价值、租赁期限、搬迁费用等因素。承租户应积极与拆迁方沟通协商,保留相关证据,如租赁合同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拆迁对于承租户的赔偿通常包括因拆迁导致的搬迁费用、临时安置费用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等。搬迁费用会根据实际搬迁所需进行补偿;临时安置费用是对承租户在过渡期间的居住安置补偿;停产停业损失则依据承租户的经营状况和当地相关规定计算。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