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里法人和股东的区别是什么
法人乃是指具备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以及民事行为能力,依照法律规定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民事义务之合法组织体。而股东则泛指向公司投入资金或购买股份,进而取得包括资产收益在内的股东权益的自然人或者机构。法人并非必然兼具股东身份,股东同样亦不必然成为法人。
至于法人重点在于表现在外代表公司参与各类民事事务活动,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股东则主要依赖于投资获取公司的股权,享受决策权、分享利润权等各项权益,同时需根据其投资金额的比例对公司履行有限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二、公司法人与股东在法律责任上有何不同?
公司法人需以公司资产承担有限责任,通常仅在特定情形下对公司债务等承担相应责任,如滥用法人独立地位等。股东则根据其出资情况等承担责任,一般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若股东存在未足额出资、抽逃出资等行为,需在未出资或抽逃资金范围内对公司债务等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此外,法人可能需代表公司进行一系列法律行为和应对外部事务,而股东主要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等权利。总体而言,法人侧重于公司的运营管理和对外代表,股东侧重于投资及相应权益享受,二者在法律责任方面虽均有一定限度,但具体情形和责任范围有所不同。
三、公司股东与法定代表人的权利差异是?
公司股东主要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例如,通过股东会表决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如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等。
法定代表人则代表公司对外进行民事活动,享有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以公司名义从事民事行为的权利。其行为后果由公司承担。比如签订合同等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代表行为。
股东侧重于对公司重大事务的决策和利益分配,法定代表人侧重于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对外事务处理。但两者权利并非完全独立,法定代表人通常由股东担任或受股东委派,在公司治理中相互配合又有一定分工。
法人是具有独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的合法组织,能独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股东则是向公司投资或购股的个人或机构,享有股权权益。法人不一定持有股份,股东也不自动成为法人。法人代表公司处理民事事务并承担法律责任,而股东通过投资享有公司决策和利润分配等权益,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