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行政案件是什么意思

行政案件是什么意思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2.19 · 2751人看过
导读:行政案件主要涉及当事人的权益以及责任的归属,像那些行政纠纷,会由行政复议机构或者人民法院来受理和审查。这里面既包含行政机关处理的申诉控告,也有公民、法人等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而法院是有权力去审理并且裁决行政诉讼案件的,不管这个案件之前有没有经过行政机关处理。
行政案件是什么意思

一、行政案件是什么意思

行政案件的具体含义

在行政领域中,行政案件即是关涉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各种权益及义务,并且已經得到行政复议机关以及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审办的行政争议案件。当行政争议达到一定程度后,一旦被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受理,便会升华为行政案件;而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之所以能够受理这些行政争议,其先决条件在于行政争议事实确实的存在,以及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向相关机构提出申诉或控告。依据判断处理行政争议的机关所在的差异,行政案件可以细分为如下两个大类:

1.行政机关自身处理的行政案件——即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确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违法或不当的现象时,他们有权向相关行政机关或其上一级行政机关或经过法律程序确立的机构提出申诉或控告,再经以上述部门受理并加以解决的行政案件。

2.行政诉讼案件——此种情况则是指,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已经侵害了自身的合法权益时,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由人民法院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受理与审判的行政案件;对于那些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内,但同时亦由行政机关自行处理的行政案件,仍有权依法交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与裁定。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二、行政案件诉讼时效是多久

行政案件诉讼时效一般为六个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对于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需准确把握。若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可能面临权益难以得到法律保护的风险。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存在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诉讼时效可依法中止、中断或延长。

三、行政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

行政案件立案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有明确的被告,即被指控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的主体;二是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需明确告知行政机关的具体行为及对自身权益的影响;三是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要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类型及管辖规定。例如,涉及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若满足上述条件,法院一般会予以立案。若案件存在模糊不清或不符合上述标准的情况,可能无法立案。总之,立案标准旨在确保行政案件的合法性和可诉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案件指涉及当事人权益和责任归属的行政纠纷,经行政复议机构或人民法院受理审查。包括行政机关处理的申诉控告和公民、法人等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法院有权审理并裁决行政诉讼案件,即使案件也经行政机关处理。

网站地图

更多#行政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行政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