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 帮信罪还能民事诉讼吗怎么处理

帮信罪还能民事诉讼吗怎么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2.10 · 1438人看过
导读:帮信罪,也就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这是咱国家刑法里规定的一种犯罪类型哦。受害人呢,在刑事诉讼的过程当中,或者是判决之后,有权利自己单独去提起民事诉讼,也可以和公诉机关一起去行动。目的就是向那些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索要因为他们的犯罪行为而给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呀。
帮信罪还能民事诉讼吗怎么处理

一、帮信罪还能民事诉讼吗怎么处理

帮信罪,正式的法律术语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乃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规定的一项犯罪类型。当涉及到帮信罪的案件发生时,倘若受害人遭受了经济上的损失,那么他们完全有权通过发起民事诉讼的方式以求获得合理的补偿。在刑事诉讼程序执行期间或者刑事判决结果公布之后,受害者既可以选择独立行动,也可协同公诉机关一同向法庭提出附加民事诉讼,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出索赔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帮信罪还能办银行卡

针对涉及协助信息网络犯罪进而被判有帮信罪的人士,他们在特定时间段内在办理银行业务这方面通常都会面临诸多困难。而帮信罪乃是指那些明知某些人正运用信息网络来实施某种犯罪,为这些犯罪分子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托管服务器、存储网络数据、通讯传输之类的技术支持,甚至包括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种种形式的帮助的违法行为。那么对那些曾因涉嫌帮信罪获罪的人员,各大银行在审核这些人的开户申请时就会变得尤为审慎与严谨。原因在于这类人员所存在的极高风险性,他们极有可能再次涉足各种非法或不道德的犯罪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从事非法买卖、租赁、出让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等相关资源,并且也不可为上述行为提供实名验证帮助;

同时,还有责任保护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编造虚假代理关系以开设上述各类卡片、账户以及账号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

三、帮信罪还能民事诉讼吗法院

在特定情况下,参与帮信罪的犯罪嫌疑人或受害人可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寻求救济。若此类案件中的受害者因帮信罪的犯罪行为而遭受了财产上的损失,如资金被非法转移等,那么受害者便有权利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主张其应得的赔偿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受害者必须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以证明其所遭受的损失与该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直接且明确的因果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受害人有权在刑事诉讼期间或判决后,独立或协同公诉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索赔经济损失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