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解散了不发工资怎么办
在一些情形下,公司可能会面临结构性调整或者经营失败等问题而解散,但是,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公司停业,都必须按照相关劳动法规,确保所有员工获得应有的公平报酬,否则,这无疑是一种违规行为。面对这类情况,当事人应该如何合理地保护个人利益?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途径。
首先,尽可能地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严格依法依规地索求自己应得的报酬。若无法得到妥善处理,不妨考虑向当地的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举报,劳动监察部门有资格强制性要求企业支付拖欠的工资款。
其次,若以上申诉渠道亦无法解决问题,当事人还有权利向劳动争议仲裁院申请仲裁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公司解散了不赔偿如何办
假如遭遇公司解散并且未能给予雇员相应的经济赔偿,这些雇员完全有权向当地的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申诉或者提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权益。
当公司进行清算时,亦即与雇员之间的劳动关系终止,理应向他们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金。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规定,该项经济补偿应按照雇员在该公司内累计工作时间长度而定,每满1年便需支付1个月的平均薪酬作为经济赔偿,若工作6个月至不足1年,则按1年计入,反之,若未满6个月,则只需要向雇员支付半个月平均薪酬的经济赔偿。
此外,如果雇员月薪明显高于单位所在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向其支付的经济赔偿金将以该三倍数额为准,同时,允许为其支付经济赔偿的最长期限最多不得超过12年。
而所谓“月平均工资”,则特指雇员在劳动合同到期或终止前过去12个月的平均薪酬。《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公司解散了员工怎么办
当公司决定终止经营之际,员工的各项合法权益都必须得到严格遵守和保障。首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公司应当按照既定标准向每一位离职员工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金。此种赔偿金的金额将根据员工在该公司内部的实际工作年限进行计算,每达到一整年上下便可获得一个月的薪资报酬。对于那些超过六个月而还不足一年的服务期,将被视为一整年处理;至于那些服务期限低于六个月的员工,则只能获得半个月的薪资报酬。其次,公司有责任在解散前结算清楚所有员工的工资以及其他福利待遇,并且依法为他们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手续。若公司未能依照上述规定履行其法定义务,那么员工们有权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员工们需要妥善保存与工作相关的各类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资单据、工作证明等等,以便在必要时作为维权的有力支持。
当公司因结构性调整或经营失败面临解散时,必须依法保障员工权益,确保公平报酬。这是法律义务,违规即违法。为维护个人利益,员工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详细了解劳动法规定;其次,与公司协商或申请劳动仲裁;最后,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援助。合理维护权益,确保自身不受侵害。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