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时效期限规定是什么

医疗事故鉴定时效期限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1.13 · 1845人看过
导读:医疗事故鉴定有时效期限哦,通常是当事人从知道或者理应知道自己身体健康受损那天起,1 年内得提出。要是涉及到导致患者死亡的情况呢,就得在患者死亡后 1 年内提出。这样做是为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还能维护医疗事故鉴定的公正性和及时性。得留意哈,要是患者超过了时效期限才申请鉴定,那可能会碰到证据收集困难啦,鉴定结果也可能不准确呢。
医疗事故鉴定时效期限规定是什么

一、医疗事故鉴定时效期限规定是什么

医疗事故鉴定法定时效,一般自知道身体受损起 1 年内。涉及患者死亡,自死亡后第 1 个日历月 1 日起 1 年。此规定保障权益,确保公正及时。超时效申请,可能加大证据收集难度,致鉴定结果失真。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二、医疗事故鉴定流程以及费用有哪些

医疗纠纷先由医患双方委托或卫生部门指定医学会鉴定。向其提交病历等材料,医学会组织专家分析评估,出具鉴定书。费用多数由申请方先垫付,若鉴定为医疗事故,费用医疗机构承担,否则申请方承担。各地费用或有差异。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三、医疗事故鉴定的费用有哪些

在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过程中,费用构成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受理费和鉴定费。其中,受理费是当患者启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时必须支付的费用。至于鉴定费,则涉及到专家的出诊费用、鉴定所需的材料成本以及场地租赁费用等等一系列与鉴定过程密切相关的支出。通常情况下,具体的收费标准会因为地域差异以及鉴定机构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收取鉴定费用。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鉴定费用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期限,一般是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如果涉及导致患者死亡的,在其死亡后1年内提出。这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维护医疗事故鉴定的公正性和及时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在超过时效期限后才提出鉴定申请,可能会面临证据收集困难、鉴定结果不准确等问题。

网站地图

更多#医疗事故鉴定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医疗事故鉴定最新文章

遇到医疗事故鉴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