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诉欠钱不还可以拘留吗
在民事诉讼活动之中,倘若有参与者伪造、销毁关键性的证据资料,严重干扰司法部门进行公正而严格的案件审理工作;或是通过暴力、恐吓、行贿等手段阻止证人提供真实的证言;亦或故意隐瞒、转移、变卖、损毁已经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的财产等违法行为,那么,人民法院将依据具体情节轻重,对其处以相应数额的罚款和拘留。若上述行为触犯法律底线,达到犯罪程度,则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那些拖欠债务且拒不偿还的被告方,如果他们在诉讼过程中实施了上述任何一种行为,那么,人民法院有权对其施加罚款、拘留等处罚措施。如果这些行为构成犯罪,那么,他们还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然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仅仅是欠债不还这一行为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上述法律条款中所规定的行为发生,除非在追索债务的过程中出现了上述法律条款中所描述的阻碍司法程序的行为。因此,仅因欠债不还就被拘留的可能性相对较低,除非涉及到了阻碍司法程序的行为。总的来说,在没有妨碍司法程序的情况下,起诉欠债不还的人通常不会受到拘留的惩罚。但如果涉及到妨碍司法程序的行为,那么,他们可能会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起诉欠钱不还的流程需要多久
若有人借出款项却未能如期收回,依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此种情形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民间借贷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债权人决定向法院提出立案申请,那么这起案件将被归类为财产案件。
而关于诉讼费用的缴纳,则需要根据原告提起诉讼时所主张的借贷金额,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段累计计算,最终得出具体的应缴金额。
此外,当债权人面临债务人拖欠还款的困境时,他们可以选择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然而,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都必须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限制。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
(四)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六)当事人提出案件管辖权异议,异议不成立的,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六)项规定的幅度内制定具体交纳标准。
三、起诉欠钱不还的人没有身份证号可以起诉吗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之相关规定,诉诸于法庭必须具备明确的被告人,其应当包含的详细信息包括被告人的个人姓名、性别、职业单位及实际居住地所在位置等。若在诉讼过程中无法获取到被告人的身份号码,这有可能对法院向被告人送达传票以及其他法律文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然而并不能由此直接得出无法进行诉讼的结论。对于是否能够进行诉讼,还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在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寻求当地律师的专业意见,以期获得更为精准且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建议。
在民事诉讼中,伪造、销毁证据、阻碍证人作证、隐瞒转移财产等行为,人民法院将视情节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追究刑责。对拖欠债务且实施上述行为的被告,同样适用罚款、拘留等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责。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