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欠款追讨 > 借钱不还怎么确定诉讼时效

借钱不还怎么确定诉讼时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6 · 1814人看过
导读: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规定,第一百八十八条明确指出,民事案件所涉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这一期限从债权人和债务人知晓或者应当知晓其自身权益受损及义务履行存在瑕疵之时开始计算。因此,假如借款人未能按照约定偿还贷款,债权人必须在得知或理应得知该笔借款尚未归还之日起的三年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若超过此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债权人将可能失去通过法律途径追偿债务的法定权利。
借钱不还怎么确定诉讼时效

一、借钱不还怎么确定诉讼时效

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之规定,诉讼时效期定为叁年,由自知悉或应有知悉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时开算。于是乎,若借款者未能依约偿还款项,债权人为维护自身权益,须于知悉或应有知悉借款未付之首日起,在三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若超过叁年的法定诉讼时效期限,债权人可能失去法律赋予的追讨欠款的机会。

然而,若自权利遭受损害之时起已逾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再予以保护,但在特定条件下,根据权利人的申请,人民法院可酌情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借钱不还该找谁处理

借款人未能及时归还借款,出借方有权发出还款通知,并进一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根据我国自2021年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相关条款,即第六百七十五条明文规定,借款人有义务依照双方约定的期限全额偿还借款款项。

如果借款合同中对于借款期限的具体规定模糊不清或未曾加以约定,则可依据该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进行判断和处理。

在此情况下,借款人有权选择随时履行还款义务;

而作为贷款人,也有权通过催告方式,要求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完成还款。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三、借钱不还怎么起诉厦门

若在厦门地区有人未能按时归还所借之款项,您可参照如下简易步骤进行法律追索程序:首先,务必整理妥当起诉书,详细列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以及争议事项的要求、存在的实际情况和理据等。接下来,您需要搜集以及整理完备相关证据,例如,借条、转账记录及相关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聊天记录等任何能够明确证实借贷关系之存在的证据。紧接着,向具有司法裁判权限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及其附带的所有证据文件,通常来说,这类法院主要是被告户籍所在地或者借款合同实际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一旦法院予以接受立案处理,将会根据规定发送传票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文件至被告,同时确定具体开庭日期。在此阶段,您务必要在法庭审判过程中,明确表述事实经过、阐述详细理由以及出示所有相关的证据资料,以此强化您提出的诉讼请求所需的依据。值得提醒的是,诉讼活动有着严格的时限规定,法定的有效期通常为三年,请及时在法律规定的时限范围内行使你的合法权益。

据《民法典》第188条,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知道或应知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债权人须在三年内起诉,否则失去追讨权。损害超过二十年,法院不保护,但特定条件下可申请延长。

网站地图

更多#欠款追讨相关

  • 360次阅读
  • 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债权人知悉权益受损和债务人还款义务之日起算。超过二十年的旧债不受法律保护。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诉讼时效。分期还款的,每期期满后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2024-09-05 916次阅读
  • 2024.10.25 1343次阅读
  • 392次阅读
  • 依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限定为三年,自权利人明确认识到或是推测可能已经遭受权益受损且义务人已知晓其行为的那一刻起算。为此,在判断借款协议的诉讼时效时,应以债权人得知并认可债务人未能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的那一日作为起点,开始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期。若超过这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限,债权人再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将不再予以支持,除非存在特殊情形,人民法院可根据权利人的申请酌情决定是否予以延长。
    2024-09-05 870次阅读
  • 2024.07.12 4963次阅读
  • 450次阅读
  • 确定借款的诉讼时效有两种类型:1、未定履行期限或约定不明确的借款合同诉讼时效起算应从债权人主张权利而债务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开始计算,或者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结束的次日开始计算;2、因分期履行的借款合同而生的债权,其诉讼时效应按每一期的期限届满日分别起算还是从最后一期届满后起算。
    2024-06-08 1017次阅读
  • 2024.07.26 7379次阅读
  • 48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欠款追讨最新文章

遇到欠款追讨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