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合同诈骗罪要公安机关立案吗

合同诈骗罪要公安机关立案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5 · 1647人看过
导读:针对合同诈骗案件,公安部门通常会负责启动立案调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明确规定,在人身或财产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破坏或非法侵害时,被害人均有权依法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履行报案或提起控诉的权力。同样地,公安机关也有义务对此类报警、控诉和举报予以接收并妥善处理。
合同诈骗罪要公安机关立案吗

一、合同诈骗罪要公安机关立案

关于合同诈骗行为的调查与审理工作,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之明确规定,受害者在个人人身权益以及财产权益受到侵害或面临潜在威胁之时,有权针对相关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进行报案或控告。而对于此类报案、控告及举报,公安机关均有义务予以接受。若发现案件并不属于自身管辖范围之内,则需将案件移交给相应的主管机关进行处理,同时还须向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发出通知。因此,当您怀疑自己可能遭受了合同诈骗时,请务必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以便公安机关能够依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展开进一步的调查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二、合同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

众所周知,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财产犯罪类型

其中,职务侵占罪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即包括公司、企业乃至其他各种单位内的工作人员,他们会利用日常工作中的职务便利,擅自将本来属于本单位的财物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往往达到一定程度方可构成违法行为

而合同诈骗则是一种更为具体的犯罪形式,它主要表现在签订及履行合同的整个流程中,犯罪嫌疑人利用诈骗手段,毫无根据地虚构相关事实、故意隐瞒真相、精心设计陷阱等等,以此误导受害者,从而非法获取其财产。

其次,两种犯罪的主体并不相同。

相较而言,诈骗罪的适用对象是更为广泛的一般人群,没有特定身份要求;

然而,职务侵占罪的实施者必须是特定性质的特殊群体,即只能由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内部的员工实施此类犯罪。

最后,我们要从客观方面进一步分析区别。

在这个环节中,最关键的差异在于是否存在利用职务之便的情节。

换言之,所谓的“利用职务之便”,其实就是指相关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所拥有的主管、管理、经营或经手本单位财务的权力及其带来的诸多便利措施。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具体细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个方面是指那些具有调拨、处置等职责,负责对本单位财物进行统筹安排的职务活动;

第二个方面则是指那些实际负责签收、支付等操作,亲力亲为处理本单位财物的职务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产权证明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合同诈骗罪的担保责任有哪些

关于合同诈骗罪中的担保责任判定问题,我们可以说其疑难所在恰恰在于其纷繁复杂性。一般的理解是,若担保人为对合同诈骗行为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基于其合理的商业判断并严格遵循合法的程序实施了担保行为,则很有可能被认定为无须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却可能要在民事领域中依据担保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承担起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然而,如若担保人在知晓或应当知道存在合同诈骗行为的情况下仍然提供担保,那么他就有可能被视为共同犯罪者,从而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至于在民事责任层面上,倘若担保合同具有有效性,当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之时,担保人便可能面临着按照约定返还债务或是承担替代责任的局面。但是,若存在着法定的担保无效缘由,那么担保人的责任则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减轻乃至豁免待遇。因此,对具体的担保责任进行明确,实际上需要我们针对多种因素逐个分析考虑,同时还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具体的事件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关于合同诈骗行为的调查与审理: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个人人身、财产权益受侵害或威胁时,可向公安、检察院或法院报案、控告。公安应接受报案,非管辖范围应移交并通知报案人。怀疑自己遭受合同诈骗时,请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以便其决定是否立案调查。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