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立案 > 危险驾驶罪多久应立案

危险驾驶罪多久应立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5 · 1917人看过
导读:关于危险驾驶罪的立案时间,通常情况下公安机关是在掌握到犯罪线索或者收到群众举报之后,经过审慎考量,认定存在既定的犯罪事实且应依法进行追究刑事责任之时方才启动该项程序。具体而言,对于此类案件的立案标准,我们应当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条文进行判断,该条文中详细规定了涵盖在道路上饮酒过量驾驶机动车辆、进行殊死竞争性的驾车追逐赛等行为类型。
危险驾驶罪多久应立案

一、危险驾驶罪多久应立案

危险驾驶罪的立案流程通常始于公安机关经发现或者接获举报后,怀疑存在具备犯罪事实且需采取刑事惩处行动之际。具体到立案准则,主要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法律条款,涵盖了在道路上因酗酒导致的机动车行驶及对其实施的追逐竞争行为等相关内容。一旦警方发现这些可能构成犯罪的行为,将会迅速启动调查程序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正式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危险驾驶罪既遂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关于危险驾驶罪的判决标准,通常会判处拘役,并且会附加罚金

这项罪名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种行为:

在公路上驾车猛烈追赶竞争对手,行为极其恶劣;

醉酒驾驶车辆;

作为客运服务提供者或车主,导致超出核定乘客数量或超速,使公共安全受到威胁;

以及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相关物品,对公共安全造成潜在伤害。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危险驾驶罪一般判多久

对于危险驾驶罪的刑罚期限,需要全面周详地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通常会对犯罪者判处拘役,同时并处适当数额的罚金。然而,关于具体应坐多少年牢这一问题,则要根据如下几种不同的情况来判断与衡量:其一是醉酒程度,即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如何,如果含量过高,那么刑期也相应地加重;其二是行车行为,比如是否出现了超速行驶超载运输等违规违法行为;最后还得看是否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例如是否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在事故中是否有人因此而受到重伤甚至死亡等等。如果您希望获得更为详细和精确的信息,请您进一步提供相关的具体情节或背景资料,以便我们能够为您做出更加准确地道解答。

危险驾驶罪立案始于公安机关发现或接举报,怀疑有犯罪事实需惩处。依据《刑法》第133条,包括酒驾、追逐竞驶等行为。一旦发现可能犯罪,警方将迅速调查并决定是否立案。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刑事立案相关

  • 1376次阅读
  • 关于危险驾驶罪的立案调查时限问题,理论上讲,应在犯罪活动被发现之际即刻启动调查工作。 然而,实际的调查时间通常会受到诸多因素如案件复杂性以及证据搜集难度等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 一般而言,当公安机关收到有关报案、控诉、举报或发现犯罪线索之后,会对相关信息进行初步审查。 若经审查确认存在犯罪事实并需追究刑事责任,并且该犯罪行为属于其管辖范围之内,则公安机关将立即展开立案调查工作。
    2024-09-06 1224次阅读
  • 2024.09.24 1368次阅读
  • 477次阅读
  • 1、危险驾驶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情形;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2、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等各种法定情形。
    2024-10-11 1495次阅读
  • 2024.02.19 1833次阅读
  • 357次阅读
  • 面对危险驾驶罪指控,被告应委托专业刑事律师分析案情,搜集证明无罪或罪轻的证据,如行车记录、目击证词等。剖析控方证据,找出破绽。制定针对性辩护策略,质疑证据效力、论证非故意性或减轻犯罪情节。庭审前充分准备,简洁真实陈述事件,表达悔过或提出从轻量刑理由。
    2024-09-04 954次阅读
  • 2024.10.20 1201次阅读
  • 43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立案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立案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