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如何上庭

取保候审如何上庭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5 · 1872人看过
导读:被取保候审的被告在法庭审判阶段,必须严格遵循法院宣布的开庭日期以及具体的开庭场所。在庭审过程中,应当始终严守法庭所规定的各项规制,对于法官提出的问题要给出忠实且准确的答复。同时,被告也有权利开展自我辩护或者授权律师代理其进行辩护工作。被取保候审的这段时期内,被告方必须保证随时准备接受相关调查取证程序,决不能采取任何形式的逃脱行为。
取保候审如何上庭

一、取保候审如何上庭

被告在申请了取保候审之后,在上庭接受审理时,必须按法院所下达之确定的时间及指定的场所参与庭审过程。在审判现场,他们必须严格具守有关法庭规定的行为规范,对于法官提出的问题必须据实回答,并且有权利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或者由其委托之律师代表本人进行辩护。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告必须随时准备接受传唤,不得以任何方式逃避司法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当天可以放人

关于取保候审当日即可否将被取保候审之人士释放的问题,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当涉及到案件处理之事宜时,相关执法机构有义务于收到呈请之日起的第三个工作日内对其进行审查并做出是否许可的决定。

此时,一旦执法机构对请求予以认可,公安机关即应该着手办理相关手续,以便顺利地将被取保候审者释放。

待所有手续告竣之后,通常情况下,被取保候审人员便可立即获得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三、取保候审如果一年了还没结果怎么办

在取保候审的有效期方面,最长的期限可达一年。如果限期即将届满仍然没有收到任何关于事例的结果反馈,通常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负责办理此案的司法机构可能还在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或者项目审查,但是尚未得出最终的决定;其次,可能是由于司法程序中的其他因素妨碍了审理进度。因此,当遇到此类情况时,你应该及时与负责事例的司法机构取得联系,以获取更多事例的最新进展情况。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当取保候审的期限已经达到上限时,办案机构必须立即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并且需要向被取保候审人以及相关的单位发出通知。如果办案机构未能按照法律规定解除取保候审措施,那么你就有权利提出申诉或者控告。在此期间,你也需要特别留意保持你的联系方式畅通,积极配合办案机构的各项工作,确保自己严格遵守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如果对于事例的处理结果持有异议,你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便更好地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被告取保候审后,需按法院指定时间、地点参与庭审。庭审期间,应遵守法庭规则,如实回答法官提问,并有权自行或委托律师进行辩护。取保候审期间,被告应随时准备接受传唤,不得逃避司法程序。这是确保司法公正和被告权益的重要环节。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