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网络诈骗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什么

网络诈骗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5 · 1315人看过
导读:网络诈骗犯罪的关键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犯罪主体必须是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二是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三是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四是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网络诈骗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什么

一、网络诈骗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什么

关于网络诈骗的罪行之组成要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首先,主体须为一般主体,也就是指必须满足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其次,主观方面需表现出故意的心态,且其目的在于非法占有公共或私人财产

再者,客体则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最后,在客观方面,行为人需要通过运用网络技术,采用虚构事实或掩盖真相的方式,从而骗取到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网络诈骗犯罪一般判刑多久

对于网络诈骗犯罪量刑长短,主要取决于诈骗所涉及的相关资产的金额。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可以总结如下:

(1)如果诈骗金额达到较大程度的,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也可能面临罚款或单项罚金的处罚;

(2)如果诈骗金额到达巨大程度的,那么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但不超过十年的有期徒刑,同时也会与此同时承受罚款或单项罚金的处罚;

(3)而如果诈骗金额达到特别巨大的程度的话,那么这将导致最高可达十年以上,甚至无期徒刑,以及可能伴随罚款或没收个人财产的处罚。

此外,根据现行中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针对公私财物进行诈骗,且金额达到特定标准的,会依据数量大小判定处罚情况。

具体而言:

如金额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可能面临罚款或单项罚金的处罚;

如金额达到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但不超过十年的有期徒刑,同时还会与此同时承受罚款或单项罚金的处罚;

最后是如金额达到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话,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甚至无期徒刑,同时还会与此同时承受罚款或没收个人财产的处罚,以此类推。

值得一提的是,若该行为触犯了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同样应遵循其具体规定进行处罚。

具体而言,诈骗金额在三千元到一万元之间的,应该被认定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

而诈骗金额在三万元到十万元之间的,应该被认定为“数额巨大”标准;

至于诈骗金额在五十万元及其以上的,则应该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标准。

同时,各地方的高级法院和检察院有权力在上述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当地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共同研究并确定当地实际执行的具体金额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网络诈骗犯罪通缉令怎么判

涉及到实施网络诈骗犯罪行为,且已被公安机关发布了通缉令的情况下,量刑标准将依据犯罪的实际情况、犯罪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与判断。通常而言,针对网络诈骗犯罪的量刑大致可划分为如下几个层次:1. 若情节相对轻微,则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并处或单处罚金。2. 若情节较为严重,则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 若情节极为恶劣,则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值得强调的是,具体的量刑结果仍需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估。如您正面临相关法律问题,我们强烈建议您尽快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与指导。

网络诈骗犯罪要素包括:一是主体为刑事责任年龄、能力的自然人;二是主观上故意非法占有公私财产;三是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四是客观上利用网络技术虚构或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网络诈骗犯罪要素包括:一是主体为刑事责任年龄、能力的自然人;二是主观上故意非法占有公私财产;三是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四是客观上利用网络技术虚构或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
    2024-09-24 859次阅读
  • 2024.07.16 12844次阅读
  • 网络诈骗核心要素:犯罪者主观意图侵占,利用网络媒介,虚构或隐瞒真相误导受害者,致其误解并错误处置财产,从而得手财产,造成受害者损失。各要素紧密相扣,形成完整诈骗链条。
    2024-09-11 827次阅读
  • 2024.08.11 4603次阅读
  • 首要之务在于,犯罪主体应涵盖一般公众,即凡是在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后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皆属此列。此外,犯罪意图亦呈显著特征,即必须具备蓄意违法及未经授权而占有的个人或公共财产的意图。接下来,应当关注的是犯罪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最后,犯罪活动的表现形式则是利用网络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编造不实情节或者刻意掩盖真实情况,从而获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
    2024-09-29 1302次阅读
  • 2024.08.21 3005次阅读
  • 网络诈骗行为的构成要素通常涵盖以下内容:肇事者需怀揣不可告人的非法侵占企图,借助网络这一媒介手段进行信息造假或事实掩盖,让受害者陷入误区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财产进行不当处理,进而导致经济损失。例如,犯罪分子可能会在虚拟空间中伪装成他人,以此骗取他人的财物。
    2024-09-25 1150次阅读
  • 2024.08.06 6665次阅读
  • 网络诈骗的构成要件通常包含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是行为主体在互联网上展开了欺诈性的行径,如编造虚假信息或掩盖真实情况等手段,从而使得受害者陷入到错误的判断之中;其次是基于此种误解和错误意识,受害者将自己的财产权益进行了处置,即将财物交予行为人或者具体指定的第三方处理;最后,则是行为人成功地获得了这些财物,而受害者也因此承受了财产上的损失。
    2024-10-03 974次阅读
  • 2024.09.29 10729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