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对于合同诈骗罪中所涉及到的数额特别巨大的界定标准,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是,此类罪行成立的前提必须是诈骗所得数额高达五十万元人民币或以上。
当数额达到这个特定区间时,通常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刑事责任追究。
然而,在实际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犯罪手段的恶劣程度、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悔过态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都会被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因此在具体数额标准上也可能会因地制宜进行相应的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诈骗罪从犯怎么罚
对于涉及合同诈骗罪的从犯,应当依据其具体的情节和背景进行全面评估,再根据情节的轻重程度、是否具备减轻责任的因素以及是否属于不可宽恕者等多方面考虑,进行量刑裁断。
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犯罪分类之一。
换句话说,它主要涉及到共同犯罪中的次要角色或支援者。
而合同诈骗罪则涉及到了一种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在签署和执行合同过程中采用欺诈手法,获取对方当事人的财产,且这种行为所涉及的金额必须达到较大标准。《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三、合同诈骗罪量刑档次是怎样的
合同诈骗罪的实际量刑等级安排主要是根据涉及的犯罪金额以及情节恶劣程度进行相应的区分。如果犯罪行为涉及到的金额较小,那么将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可能被判处罚款或单处罚款。这里所说的“金额较小”,一般是指个人实施诈骗行为时,其所骗取的公私财物数额在2万元人民币以上但不超过20万元;而对于单位实施诈骗行为而言,则是指其所骗取的公私财物数额在5万元人民币以上但不超过50万元。当犯罪行为涉及到的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会被判定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间惩罚,并且必须额外缴纳罚金。在这种情况下,定义为“金额巨大”的标准通常是指个人在诈骗活动中,获取的财物数额达到了20万元人民币以上但不超过100万元,而单位则是指其骗取的财物数额达到了50万元人民币以上但不超过200万元。至于那些涉及到的金额极其庞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犯罪行为,将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时还需要缴纳罚款或没收全部财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称之为“金额特别巨大”,这意味着个人在诈骗活动中所获得的财物数额已经超过了100万元人民币,而单位则是指其骗取的财物数额已经超过了200万元人民币。然而,具体的量刑结果还会受到犯罪者的认罪态度、是否积极退还赃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合同诈骗罪中,数额特别巨大通常指诈骗所得超过五十万元人民币。此标准触发严重刑事责任。但在司法实践中,还需考虑犯罪手段、社会危害及嫌疑人悔罪态度等多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因地区经济差异,具体数额标准可能有所调整。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