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故意伤害罪原告可以撤诉吗

故意伤害罪原告可以撤诉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3 · 1874人看过
导读:故意伤害罪作为一种公开审理的公诉案件,其起诉环节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进行,并非仅仅取决于受害者(原告人)的个人意愿。这就意味着,受害者并没有权利直接撤销诉讼。然而,受害者可以通过与被告方达成谅解协议,从而实现刑事和解。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有可能会酌情考虑减轻对被告人的刑罚。
故意伤害罪原告可以撤诉吗

一、故意伤害罪原告可以撤诉

故意伤害犯罪乃属法定之公诉案件,职责在于代表国家的检察机关依法提起诉讼,而非取决于被害方(即原告人)个人的意愿是否进行相应的起诉。因此,被害人并无权力自行撤销此案。

然而,通过对被告人表达善意谅解的方式,可以达成刑事调解的协议,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或许会慎审并且酌情采取减轻处罚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二、交通肇事罪如何量刑

1.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可以从定义上进行阐述,它特指与违反各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相关联的重大交通事故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着重体现为,导致他人严重受伤甚至死亡或对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等情况,而这些都会引发法律的追责

2.交通肇事罪其核心本质上可归属为一类过失危害公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为了更准确地阐释这一点,我们应该遵循我国刑法学界普遍认可的观点,即任何一种犯罪的形成和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素的严格要求,包括: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以及犯罪主观方面。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从更深层次把握交通肇事罪的独特特性,就必须严格按照以上四要点进行分析归纳。

也就是说,判断某项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决定性的依据就是该罪行的犯罪构成要素是否充分满足。

3.当涉及到交通肇事罪时,一般而言,犯下这类罪行,审判机构会判处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之间存在一些显著区别,具体的处理方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衡量才能做出合理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故意伤害罪赔钱标准是多少

对于故意伤害罪所涉及的赔偿额度,市场并没有设定一个标准明确的数额,而应当结合众多复杂的要素进行具体的评估和量化。赔偿的范围通常囊括了医疗费用,这是指因为受伤接受治疗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被害人的误工费用,按照其误工的时长和收入状况进行评估计算;护理费用,主要是参考护理人员的收入水平及其护理服务的期限;当然,还有交通费用、住宿费用、住院期间的膳食补贴等等必要且合理的支出项目。如果被告人的行为导致了受害者的身体残疾,那么就需要对残疾赔偿金、残疾人辅助器具购置费用等作出相应的赔偿安排。此外,如果此类犯罪活动对受害者的精神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为了弥补其精神创伤,也需要向受害者支付一定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关于具体的赔偿数额,需要全面考虑受害者的实际损失情况、伤害程度以及被告人支付赔偿能力等多种因素,再谨慎地予以裁量。在法律实践中,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或者由法院依据具体情况做出公平公正的裁判,以确定最终的赔偿总额度。

故意伤害犯罪为公诉案,由检察机关依法起诉,非被害人意愿决定。被害人无权撤诉,但可表达谅解,达成刑事调解协议。在此基础上,法院会审慎考虑并酌情减轻被告处罚。这是保障法律公正与被害人权益的重要举措。

网站地图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