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属于一种过失罪如何判定责任

交通肇事罪属于一种过失罪如何判定责任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2 · 1581人看过
导读:所谓的“交通肇事罪”,它实际上是指在驾驶机动车辆过程中的行为人由于其过失而引发了严重的交通事故,从而导致他人身亡或重要财物受损的严重后果。在界定该项法律责任时,我们主要观察的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有无触犯相关的道路交通法规定、行为人是否遭受到疏忽大意或是过于自信等过失的影响。
交通肇事罪属于一种过失罪如何判定责任

一、交通肇事罪属于一种过失罪如何判定责任

交通肇事罪即被告人在控制机动车辆时,因为过失行为酿成了交通事故,从而导致人身伤害或者重大财物损失的严重后果。这种犯罪行为是否成立需要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案情进行裁量,判断的依据在于被告人是否违反了交通运输的相关规定,以及其是否具有应当预见却未予警惕或者已经预见但仍然轻信能够避免,最终因为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酿成悲剧。如果被告人的不当行为与事故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且被告人在主观上存在过失心理,那么他就有可能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罪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有前科如何判刑缓刑

具体情形仍须参照相关规定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仅当满足该条款所列全部条件之时,方能成立交通肇事罪的事实认定,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刑事处罚决策。

当确已构成了交通肇事罪的事实,但其法定刑期在三年以下,且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危害程度尚属轻微,才有可能获准判以缓刑;

换言之,是否能够判决缓刑,取决于案发当时涉案人员的行为方式及其后果,也与其后续处置以及被害者及其家属的谅解意愿息息相关。

附带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全部内容复制如下: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造成重大事故,至人重度伤害、丧生或致使公共财产私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害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若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又有其他极其恶劣性质情节出现的话,则应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话,则应处罚款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交通肇事罪清判要多久出来

对于交通肇事罪的定罪量刑及服刑期限,这其中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因素。例如,犯罪情节的严重性,是否存在自首立功行为等,此外还有对被害人赔偿与谅解状况。就一般性的交通肇事罪而言,通常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然而若是能够积极赔偿并达成谅解的话,法院或许会对此进行从轻处罚,刑期很有可能会相应缩短。然而,若是存在重大事故后逃跑的现象或是其他极其恶劣的犯罪情节,那么判处的刑罚将从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开始,较严重者甚至会高达七年以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因为交通事故导致他人死亡,刑期将会相应地提升至七年以上。当然,实际的服刑期限还需要综合考虑狱中表现,譬如是否遵守监管规定、是否积极参加教育改造等等。如果符合这些条件,并且表现优良,可以获得减刑假释,进而提前离开监狱。但是,具体的出狱时间却无法简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交通肇事罪指驾驶机动车辆过失引发交通事故,致人伤亡或重大财物损失。是否成立需司法裁量,依据违规、预见及避免能力。若行为与事故直接相关,且主观有过失,被告人可能定罪。

网站地图

交通事故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交通肇事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肇事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肇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