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是由什么决定
1.关于申请取保候审的问题,这一决策是由公安部门、国家安全机构、检察机关以及法院根据各个案件的具体情况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决定的。
2.接下来,当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做出取保候审的决定之后,他们应当责成公安机关落实相关措施。
3.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实施取保候审之后,在其取保候审的期限内,不能停止对案件的调查、起诉和审判工作。
《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决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执行。
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以及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国家安全机关移送的犯罪案件时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二、取保候审期间又犯新罪该如何办
按照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及国家安全部共同颁布的关于取保候审若干议题的相关规定,当行为人身处取保候审期间而再次触犯新罪名时,应依据具体情况进行以下处理:1、若行为人被怀疑重新引发犯罪活动,则执行机关需暂时保管行为人所交纳的保证金,待法院最终判决结果出炉后,方能决定是否予以没收;2、倘若行为人有蓄意再次犯罪之嫌,则执行机关有权立即没收其所缴纳的保证金。请着重留意,若行为人属于误打误撞重新引发犯罪,又或是未达到刑事犯罪标准,那执行机关便需将保证金归还给行为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
被取保候审人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但在取保候审期间涉嫌重新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执行机关应当暂扣其交纳的保证金,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决定是否没收保证金。对故意重新犯罪的,应当没收保证金;对过失重新犯罪或者不构成犯罪的,应当退还保证金。
三、取保候审时效期是多长怎么计算
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不超过十二个月,其时长起算点一般定位于做出取保候审决定的那一天开始计算。在侦查阶段,取保候审的期限是从作出该决定之日起计算;然而,在审查起诉阶段,如果再次进行了取保候审的操作,那么其期限将重新开始计算。当事例已经移交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后,如果检察机关决定重新批准取保候审,那也应当以此时间为准,对期限进行重新计算。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这期间,被取保候审的对象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例如,在未经执行机关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城市或县城等等。如果未能遵守上述规定,有可能会导致取保候审被撤销,并被采取更为严厉的强制措施。
关于申请取保候审,其决策权在于公安部门、国家安全机构、检察机关和法院。这些机构会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审慎评估并作出决定。取保候审旨在确保案件调查的顺利进行,同时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与效率。整个决策过程严格依法进行,确保公平公正。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