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职务侵占罪30多万怎样判刑

职务侵占罪30多万怎样判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1 · 1838人看过
导读:职务侵占罪中,侵占公司、企业财物金额在五千元至两万元之间的,界定为"数额较大"情节;而当侵占数额达到十万元及以上时,则被视为"数额巨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种情况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同时还可能被判处没收个人全部或部分财产。
职务侵占罪30多万怎样判刑

一、职务侵占罪30多万怎样判刑

侵吞公司或企业资产在人民币5000元至20,000元之间者,视为“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而对于侵吞公司或企业资产价值超过100,000元者,则被视作“数额巨大”的犯罪行为,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处罚,同时还可能被判处没收个人全部或部分财产。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交通肇事罪概述和具有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交通肇事罪,是基于对我国的交通运输法律、法规、规章等相关规定的严重违反,导致了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他人身体严重受损乃至生命灭亡,或者造成大规模的公共财产私人财产严重损失的犯罪行为。

对于这一罪名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罪侵害的客体应当是我国刑法严格保护的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内的重大安全形势;

其次,在客观方面,该罪行通常表现为行为人对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严重违反;

再者,在犯罪主体方面,必须是达到法定年龄16周岁,同时具备刑法上认定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的自然人才能够被认为是该罪名的适用主体;

最后,在犯罪的主观方面,无论是表现为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都应该得到法院的公正判决和裁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职务侵占罪上诉需要律师

关于职务侵占罪的上诉问题,是否聘请律师的决定性因素繁多。从法律程序及专业性的角度来评估,有律师的帮助无疑会使情形更为有利。律师熟谙法律条例以及诉讼程序,能够更为精准且恰当的去剖析案情及其相关的证据材料,找到一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误差。同时,他们还能为您设计并执行高效的上诉战略,详尽而清晰地阐述您的上诉理由,从而提升上诉成功的机会。然而,如果您对于法律有较深入的理解,同时又具备充足的能力去独立应对上诉事宜,那么,您也可以选择不依赖于律师的服务。但需谨记的是,自主上诉时而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可能由于专业知识与经验的短缺,进而影响到上诉结果的质量。总的来说,我们强烈建议您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以及事例的复杂度进行全面的考量,慎重做出是否聘请律师的决策。

侵吞公司或企业资产5000至20,000元为“数额较大”犯罪;超100,000元则为“数额巨大”,将受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能面临财产没收处罚。请遵守法律,保护公司资产。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 453次阅读
  • 职务侵占罪指公司员工利用职权,非法侵占单位财产,且金额达到一定规模方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侵占30万元以上属“数额巨大”,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
    2024-09-06 1026次阅读
  • 2024.03.02 1830次阅读
  • 420次阅读
  • 1、职务侵占数额达到30万元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10-22 1360次阅读
  • 2024.07.01 1181次阅读
  • 491次阅读
  • 职务侵占三十万元属数额巨大,依法应受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赔偿相应财产损失。根据法律,五千元至两万元为数额较大,十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请遵守法律,切勿以身试法,以免受到严厉惩处。同时,公司也应加强内部监管,防止职务侵占行为的发生。
    2024-09-06 1446次阅读
  • 2024.09.18 13547次阅读
  • 33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职务侵占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职务侵占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