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抢劫罪中的从犯认定有何规定

抢劫罪中的从犯认定有何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1 · 1421人看过
导读:抢劫罪中从犯的判定规定是什么在共同犯罪案件中,若行为人对实施抢劫行为所起到的是次要或是协助性质的角色和作用,则可以被推断为抢劫罪的从犯。针对这些抢劫罪的从犯者,法院应依法予以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抢劫罪中的从犯认定有何规定

一、抢劫罪中的从犯认定有何规定

关于抢劫罪中从犯的认定之具体法规

共同犯罪的情况下,若被告人在整个抢劫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属于次要或协助地位,便应被判定为抢劫罪的从犯。针对此类抢劫罪的从犯,法律规定必须给予他相应的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乃至完全豁免处罚的待遇。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二、抢劫罪中的共犯如何判刑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抢劫罪案件中的共犯者,假如在整个共同犯罪过程中仅仅发挥了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话,那么法院便可考虑对其实施从轻、减轻处罚至免予刑事惩罚等不同程度的宽大处理。

而对于那些属于被胁迫参与到此犯罪活动当中去的个体,司法机构则应该根据他们的具体犯罪情节,实行相应程度的宽恕甚至免于刑事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三、抢劫罪中的二次开庭怎么判

关于抢劫罪二次开庭后的判决结果,其主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首先,审理该案的法官将对全案所有证据进行全面而细致地梳理和分析,其中包括被告人的供词、目击证人证言以及物证等等。紧接着,他们需要结合被告人所实施的抢劫行为的具体情节,包括但不限于作案手法、违法所得数额、是否导致人员伤亡和被告人有无累犯犯罪记录这些要素来全面判断。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在二次开庭时突然出现了新的证据材料,那么这无疑将会对量刑产生重大影响。通常情况下,抢劫罪的量刑起点定格于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附带罚金惩罚。然而,若存在诸如入室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之上进行抢劫以及其他严重犯罪情节等累加情况,则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及无期徒刑乃至死刑的严厉制裁,并且还要另外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最后,法官需根据个案的具体情节,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定刑范围内慎重作出公正的裁决。

在共同抢劫犯罪中,扮演次要或辅助角色的被告人应被认定为从犯。法律明确规定,对抢劫罪的从犯应给予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待遇,以体现其罪行较轻的特点,确保刑罚的公正与合理,维护社会正义。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 368次阅读
  • 从犯在抢劫案件中扮演辅助角色,未直接实施暴力,而是提供辅助性支持,如观察现场或准备工具。与主犯相比,从犯主观恶意较低,犯罪情节较轻。根据法律,从犯可获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以体现罪责相适应原则。
    2024-09-07 1017次阅读
  • 2024.10.10 1346次阅读
  • 481次阅读
  • 在判定抢劫罪的从犯身份时,需全面审慎考量多种因素,包括是否在共同抢劫中起辅助作用,如提供便利、排除障碍;或在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即虽参与实施但作用较小。 此外,还需考虑其在犯罪策划、执行中的具体角色及作用大小,以确保从犯的准确认定。
    2024-09-06 1339次阅读
  • 2024.02.29 1549次阅读
  • 458次阅读
  • 针对抢劫罪中的从犯之判定,我们主要需考虑以下几点因素:第一,在团伙犯罪活动中扮演了次要角色,表明其参与的深度有限、未直接采取暴力手段或者发挥的作用相对较为轻微等情况;第二,在共同犯罪过程中起到补充作用,这类人可能会为同伙提供作案工具、担任望风人员、帮助转移和处理赃物等等。 在定罪量刑时,对于这些从犯,应给予适当的从宽、减轻或免除处罚。
    2024-09-06 972次阅读
  • 2024.08.16 1739次阅读
  • 42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