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时间一般多长

取保候审时间一般多长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1 · 1867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的法定时间通常有多长取保候审之期限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而在执行监视居住时,最长期限则不能超过六个月。在此期间,对于案件的侦查、起诉及审理工作不得有任何中断现象发生。
取保候审时间一般多长

一、取保候审时间一般多长

取保候审的通常时长为多久

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取保候审,其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而对于监视居住措施,其最长期限则不得超过六个月。在此期间内,有关部门必须保持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及审判工作的连续性,不得出现任何中断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申请如何申请

关于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制度,我们一起来了解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若您是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直系亲属,你们有权利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倘若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他所委托的律师也同样可以代表其申请取保候审。

申请取保候审必须以书面陈述的形式进行。

其次,对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来说,它们在收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以后,需要在七天之内做出是否同意的回复。

若是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取保候审,则应先上报至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审批,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及《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

同时,还需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

当遇到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情况,则不能予以同意。

在此种情况下,法官会先告知申请者,然后再详细解释为何无法批准取保候审的原因。

第三点要注意的是,负责执行取保候审措施的是公安机关。

最后请记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不可超过十二个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取保候审要怎么请律师

若需寻求律师协助进行取保候审申请,首要步骤即为优先选择具有丰富经验且声誉卓著的律师。在达成委托协议之后,这位律师将全面深入地掌握事例详情,并倾力收集对您有利的各项证据资料。此律师将依据事例独特状况,精心起草取保候审申请书,详尽阐述取保候审的必要性及其您所具备的条件,例如您可能身患重病、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抑或是事例证据尚不充分等等。接下来,该律师将向负责处理事例的司法机构提交申请书,并积极与相关办案人员展开沟通交流,以期获得取保候审的批准。值得一提的是,取保候审是否获批,往往受到司法机构对事例性质、情节以及您个人的社会危害性的全方位评估。

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取保候审,其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而对于监视居住措施,其最长期限则不得超过六个月。在此期间内,有关部门必须保持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及审判工作的连续性,不得出现任何中断情况。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495次阅读
  •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均实行取保候审时,其最长期限均受到严格限定。在此期间内,案件的侦查、起诉及审判工作不得被中止。若经审查发现不应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期限已届满,则应由相关机构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措施。此项规定的目的在于确保案件能够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理,同时也能切实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2024-09-05 922次阅读
  • 2024.08.30 20955次阅读
  • 485次阅读
  • 取保候审一般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一般即应结束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期限届满也应结束取保候审而予以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2024-09-11 1420次阅读
  • 2024.09.24 40882次阅读
  • 447次阅读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最长不超过一年的强制措施。 决定是否采用及期限长短需根据案件情节、嫌疑人社会危害性和证据收集进展来综合评估。 若期间违规或案件有新进展,可能调整或变更原有措施。
    2024-09-02 1049次阅读
  • 2024.03.02 2008次阅读
  • 30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