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职务侵占罪主体包括谁

职务侵占罪主体包括谁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0 · 2040人看过
导读:所谓的职务侵占罪,其犯罪主体主要限定在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范围之内。这些工作人员通过利用自身职权范围内的方便条件,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擅自将本应属于所在团队的公款、财产等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者,即视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主体包括谁

一、职务侵占罪主体包括谁

职务侵占罪犯罪主体的具体范畴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范围包括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各类单位内从事各项工作的劳动者们。他们借助于所处职务上所享有的优势条件,将属于所在单位财产的物品或资金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时,便会被判定为犯下了职务侵占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交通肇事罪概述和具有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交通肇事罪,是基于对我国的交通运输法律、法规、规章等相关规定的严重违反,导致了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他人身体严重受损乃至生命灭亡,或者造成大规模的公共财产私人财产严重损失的犯罪行为

对于这一罪名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罪侵害的客体应当是我国刑法严格保护的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内的重大安全形势;

其次,在客观方面,该罪行通常表现为行为人对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严重违反;

再者,在犯罪主体方面,必须是达到法定年龄16周岁,同时具备刑法上认定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的自然人才能够被认为是该罪名的适用主体;

最后,在犯罪的主观方面,无论是表现为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都应该得到法院的公正判决和裁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职务侵占罪有判处罚金吗

在实践中,职务侵占罪常常面临着被判处罚金的风险。这一罪名是特指那些身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上所享有的便利条件,将本应属于本单位所有的财务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行为。在针对职务侵占罪的量刑过程中,我们会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除了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外,还经常会附加处以罚金。而罚金的具体数额则会综合考虑到犯罪行为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违法所得数额、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确定。值得一提的是,若犯罪情节较为轻微,并且满足相关法律规定的条件,那么也存在仅处以罚金的可能性。总而言之,关于是否判处罚金以及罚金的具体数额问题,都需要根据每一个事件的实际情况,由法院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公正裁决。

职务侵占罪主体涵盖公司、企业等单位内各岗位劳动者。他们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将单位财物占为己有,若涉案金额达法定标准,即构成职务侵占罪。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单位利益,触犯了法律底线,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网站地图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涵盖了各种企业和机构的员工,无论其所在单位是否为国家所有。这些人员在执行工作职责时,若违反法律和行业规定,通过欺诈、贪污等方式非法占有单位财产,即构成犯罪。这一罪行不限于国家公职人员,任何具有正式雇佣关系的员工均有可能成为实施者。
    2024-09-06 1075次阅读
  • 2024.09.10 2219次阅读
  • 一般来说,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不包含机关、企业等组织。我国《刑法》中未规定单位或法人作为此罪的责任主体。依据罪刑法定原则,单位或法人不可被认定为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从而无法构成该罪。这意味着,单位或法人组织不会因侵占行为受到侵占罪的刑事处罚。
    2024-09-18 854次阅读
  • 2024.07.16 7776次阅读
  • 侵占罪主体为16岁以上、有完全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若个体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意图,将代管财物、遗失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并拒不归还,且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即可构成侵占罪。
    2024-09-04 1177次阅读
  • 2024.07.19 7197次阅读
  • 侵占罪的行为人没有特定的身份限制,凡是年满16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皆有可能触犯本罪。这意味着,只要行为人达到了法定年龄,并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一旦其以非法手段侵占了他人财产并达到了一定数量标准,便有可能构成侵占罪。
    2024-11-28 1333次阅读
  • 2024.07.19 56865次阅读
  • 侵占罪侵犯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即侵占他人明确归属的财物。犯罪主体分两类:代为管理财物者如保管员、受托人;拾得遗失物等个人。须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方可构成侵占罪。
    2024-09-04 1087次阅读
  • 2024.08.28 273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职务侵占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职务侵占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