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员工合同到期后还来公司上班如何处理
员工合同期满后续留于企业的处理策略
若合同期限届满后仍在该岗位继续工作的员工,则他们有权请求雇主与其续签劳动合同;反之,若是自正式录用之日起至一年期满内,雇主未能与员工签订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那么员工便有权利向其索取每月两倍的薪资作为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员工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签如何赔偿
首先,若用人单位决定不再与其成员签署劳动合同时,应根据现行法定规定予以相应的经济赔偿。
其次,倘若职工本人也决定不再续签,那么具体情况应当细分至两种,一是如果用人单位维持原有或者提升原本的劳动条件,而职工仍选择拒绝续签的情况,此时是无需作出经济上的赔偿;
另一种是如果用人单位在原有基础上降低了劳动条件,而导致职工无法再续签,那样的话,用人单位还需要继续作出经济上的赔偿。
依据上述的条款来看,除非在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方面仍以原有的条件或者更好的条件来邀请劳动者续签,但是劳动者拒绝了这一请求,否则在所有情况下,公司都应该对已经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进行经济赔偿。
关于经济赔偿的数额问题,应当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实际就职期限,逐年递增去支付其工资作为每满一年的赔偿标准。
对于工作六个月以上但是未达到一整年的员工,将按照一年计算;
然而尚未满六个月的劳动者,应获得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赔偿。
同时,存在如下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将会自动终结:
(一)劳动合同期满;
(二)劳动者依法享有基本的养老保障待遇;
(三)劳动者已离世,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布成为失踪人口或确认死亡;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判定为破产;
(五)用人单位因违法行为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停业、撤销,或者用人单位自己决定提前解散;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员工合同到期辞退怎么赔偿
当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期满时,如果用人单位选择不再续签,那么需要依照具体情境对赔偿作出明确的规定。然而,如果用人单位决定保持原有的劳动合同条款或者进一步提升其条件来续签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却表示拒绝续签,在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将无需承担任何经济补偿责任。反之,如果用人单位试图以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的方式来续签劳动合同,而劳动者对此表示反对,或者用人单位也不同意续签,那么就必须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补偿金的金额将会按照该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实际年限进行计算,每满一整年即可获得相当于一个月工资数额的补偿,每超过半年但不到一年的工龄则按照一整年来计算,至于不足半年的工作时间,则可获得相当于半个月工资数额的经济补偿。此外,这里所提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的最后十二个月内的平均工资水平。
合同期满后仍在职的员工,有权要求雇主续签劳动合同。若自录用之日起一年内,雇主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合同,员工有权要求雇主支付每月两倍薪资作为补偿。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员工权益,确保劳动关系规范合法,同时促使雇主及时履行法定责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