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务侵占罪能解除吗
职务侵占罪能否依法解除?
关于职务侵占罪能否撤销案件,这是一个法律问题。由于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范畴,个人无权决定是否予以撤诉。与此相反,在自诉案件中,个人才有撤回起诉的权力。
根据相关规定,实施职务侵占罪的行为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同时还将被处以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其刑期可能会延长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也需要承担罚金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并非国家工作人员,因此属于特殊主体。
具体来说,这类主体包括:非国有性质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例如董事、监事、经理、负责人以及职工等,只要他们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且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就有可能成为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交通肇事罪怎么判
对于交通肇事罪的判决标准如下:
首先,若行为人由于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引发重大事故,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致使公共及私人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者,应判处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其次,如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或者在事故中有其它特别恶劣情节的,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后,如果行为人在逃跑过程中又致他人死亡的话,无疑将被处以更为严厉的处罚——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职务侵占罪借款怎么判的
职务侵占罪与民间借贷在司法界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范畴。前者,即职务侵占罪,主要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内部的员工,抓住其职务便利的机会,将原本属于本单位所有的财产违法据为己有,且金额达到一定数量。至于后者,即民间借贷,便是社会主体间基于相互信任,基于真实的借款意愿进行的金融交易活动,只要双方自愿达成借款协议并严格按照约定偿还债务,通常不会涉及到犯罪问题。然而,若所称的“借款”实际上只是一种掩饰,背后隐藏着职务侵占的真实意图,如编造虚假借款理由、缺乏实际还款能力或意愿等情况,便有可能被认定为职务侵占罪。关于职务侵占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数额较大者,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需缴纳罚金;数额巨大者,则需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缴纳罚金;而数额特别巨大者,则需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且仍需缴纳罚金。
职务侵占罪是公诉案件,个人无权撤诉。犯罪主体包括非国有公司、企业等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财物且数额达一定标准者可能面临刑罚和罚金。个人在自诉案件中才有权撤回起诉,但职务侵占罪不属于此范畴。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