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伤害罪是包括哪些
故意伤害罪的具体类型有哪些
故意伤害犯罪指的是未经法律许可而实施的对他人身体造成危害的行为,且该损害达到了轻伤或以上的程度。对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若导致受害人重伤的严重后果,则需处以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等的惩罚。此外,本罪的犯罪主体涵盖了所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的心态才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交通肇事罪立案需要什么条件
在涉及到交通肇事罪的问题上,其立案条件主要分为四个板块:
首先是从主体资格条件来看,必须由年满十六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为犯罪主体。
其次是涉及侵害客体的问题,交通肇事罪所侵害的客体应当是正常状态下的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
再者,从主观心态角度分析,交通肇事罪属于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最后就是从客观行为表现来看,行为人必须因违规操作导致交通事故并且符合一定的加重情节。
具体来说:
在交通事故中造成一名以上人员严重伤害,承担起事故当中的全部或主要责任,同时又存在以下情形中的任何一种,都将被视为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并依法予以惩处:
(一)饮酒之后或者使用麻醉剂之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未取得驾驶资质而擅自驾驶机动车辆;
(三)明知汽车安全设备不齐全或者安全机制存在故障却仍然驾驶该车上路;
(四)明知道汽车牌照不合法或者已经达到报废期限仍冒险上路行驶;
(五)有严重超载驾驶的违法行为;
(六)为了逃避法网追责而出逃于事故现场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三、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二级判多久
对于故意伤害行为导致他人构成轻伤二级的情况,法律规定通常将对此类罪犯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量刑过程中将会全面审视多项关联因素,如犯罪的起因、策略和手法、是否存在自首或其他从轻处理的情形、以及是否以积极的态度与受害者协商达成和解。假如犯罪嫌疑人为主动投案且认罪态度良好,这通常会为其争取到轻微或者减轻处罚的空间。另外,若能够积极赔偿受害方的经济损失并且获得其谅解,同样可以为罪犯的量刑带来从轻处置的可能。然而,如果恶意刑侦情节严重或是累犯性质明显,则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但是,最终的判决决定仍须由法庭依照事件事实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裁定。
故意伤害犯罪指未经法律许可,故意对他人身体造成轻伤或以上损害的行为。根据刑法,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则处三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需为故意。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