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敲诈勒索罪是哪一类罪
敲诈勒索罪应属于哪一类别罪名?
1、本罪属于刑法中所规定的侵犯财产罪之一。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此罪者,若其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数额较大,则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若数额巨大且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应接受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在此类犯罪的客观方面,行为人通常采取诸如威胁、要挟、恐吓等手段,逼迫受害人交付财物。所谓威胁,即是以恶害相通告,迫使受害人处分财产,也就是说,如果受害人未能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那么他将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遭受恶果。
至于威胁内容的种类,并无任何限制,既可以是对受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也可以是对受害人的财产权进行威胁。只要威胁行为足以使受害人产生恐惧心理,便可构成威胁,而无需考虑该种恐惧是否实际发生。
此外,威胁内容的实现方式以及实施者是否合法,均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2、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一个复杂的客体,它不仅涉及到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同时也危害到了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关于敲诈勒索的刑事处罚方面,具体的量刑标准如下所示:
(1)若数额在两千至五千元之间或者涉及到多次实施此类犯罪行为者,将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处罚;
(2)数额达到三万元及以上,亦或是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下,将被处以三至十年的有期徒刑予以惩罚;
(3)倘若涉案财物价值达到三十万元乃至更高,或者主观上存在特别严重情节者,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处罚。
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多种客体的混合形式,不仅对公私财产的所有权造成了损害,同时也可能会触犯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其次,该罪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表现为行为人运用各种手段威胁、恐吓,迫使受害者交付财物等违法行为;
再者,从法律视角来看,本罪的主体可以由任何公民担任;
最后,从犯罪动机分析,本罪的实施者必须存在非法强行索取他人财物的不良意图。《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敲诈勒索罪追诉日期规定是多久
关于敲诈勒索罪的追诉时效之规定,主要依据于犯罪者可能被判处的刑罚期限。根据法律明文规定,对于刑期低于五年有期徒刑的法定最高刑种,其追诉时效则设定为五年;对于法定最高刑高于五年但低于十年有期徒刑的情况,追诉时效则设为了十年;以此类推,法定最高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事件,追诉时效便延长至十五年;至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情况,追诉时效则设定为二十年。若在二十年后仍认为有必要对该案进行追诉,则需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在实际判断追诉时效时,首先需要明确敲诈勒索行为所对应的法定刑幅度,然后再根据此来确定相应的追诉时效。
敲诈勒索罪应归类为侵犯财产罪。此罪涉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及他人人身权利。犯罪者常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迫使受害人交付财物。威胁内容多样,无论是否实际发生恐惧,只要足以使受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即构成威胁。此罪不仅侵犯财产权,还危害他人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