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伤害罪能去探视吗
身陷故意伤害罪的被告,是否可以接受探视?
对于尚未被判定有罪而被拘押者而言,在其尚未获准保释之前,只能与辩护律师进行探望。除此之外,其亲友及其他相关人员均不允许与其见面。已经经过法院审判并开始在监狱中服刑的囚犯,他们的亲朋好友则有权进行探访,但每月的探访次数不得超过一次,每次探访的时间最长不可超过半个小时。每次探访时,可以有三位以内的直系亲属陪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二十八条
人犯在羁押期间,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可以与近亲属通信、会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实施办法》第三十四条
人犯与其居住在境内的近亲属通信,须经办案机关同意,要求会见的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主管局、处长批准。
二、取保候审期间可以登记结婚吗
在执行取保候审期间,若该人具备以下条件者,将可能获准登记结婚:
首先必须明确,结婚理应是以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为基础,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施加强制性影响,同时也严禁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此加以干预。
其次,在年龄方面,男方应当年满二十二周岁,女方则应当年满二十周岁。
对于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而言,如有需要,可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降低结婚年龄标准。
第三,在血缘亲属关系上,双方须无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
第四,结婚行为必须遵循一夫一妻制度原则,即已有配偶者不得再次与人缔结婚姻关系。
最后,办理结婚手续时,在男女双方均需至各自常住户口所在地区的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申请。《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三、故意伤害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哪个重些
针对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这两种罪行的量刑程度问题,并不能简单地以偏概全进行评估,而是需要深入剖析每个具体事例中的犯罪情节。首先,就故意伤害罪而言,其行为人主观意图上明确地指向对他人人身权益的侵犯,因而在法律裁决方面,处罚力度相对较为严苛,一般情况下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责任;若行为人的行为导致受害者重伤,则量刑标准将提升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当行为人的行为直接导致受害者死亡或者采用极端残忍手段致使受害者重伤且造成严重残疾时,则将面临更为严厉的惩罚,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其次,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罪,其行为人主观上主要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导致他人死亡,因此在法律裁决方面,处罚力度相对较轻,一般情况下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如果情节轻微,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同等的危害结果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往往会高于过失致人死亡罪。但是,实际事例中的处理方式往往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犯罪动机、手段及产生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身陷故意伤害罪的被告在接受审判期间,一般只能由辩护律师进行探望,其亲友和其他人员无法探视。一旦判决生效并开始服刑,亲友有权探访,但每月次数和时长有限制,且需有直系亲属陪同。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