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合同诈骗罪的受害人认定是什么

合同诈骗罪的受害人认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8 · 1287人看过
导读:合同诈骗罪中受害人的认定标准关于诈骗罪受害者的界定:在涉及到诈骗案中的受害方时,他们可能来自于国家、集体或是个人。在犯罪行为完成后,只要受侵害权益方的身份能够明确下来,那么他/她便可被视为受害者。对于构成诈骗罪的情况,通常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处罚。诈骗罪,即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获取数额较大的公共或私人财产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的受害人认定是什么

一、合同诈骗罪受害人认定是什么

合同诈骗罪中受害人的认定标准

关于诈骗犯罪中受害人身份的确定:在诈骗案件中,不论是针对国家、集体还是个体实施的侵害,只要其权益受到了实质性损害,便可被视为受害者。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于犯下诈骗罪行的行为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严厉惩罚,同时还可能附加罚金刑罚。而“诈骗罪”则是专门用以描述以非法占据为目的,通过编造虚假事实或者刻意掩盖真相的方式,非法获取数额较大公私财产的犯罪行为。详细的刑事责任量刑标准如下:【诈骗罪】如果诈骗涉及到的公私财产数额达到法定程度,即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是单处罚金的刑罚;若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会被判处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并处罚金;至于数额特大情节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会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的严厉制裁。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是什么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组织,都可能成为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

在此犯罪类型下,犯罪人员可以是普通公众甚至包括企业等各种组织形式。

而所谓的“合同诈骗罪”,它是指那些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贪婪欲望的人,通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取虚假陈述或是掩盖真实情况等欺诈手法,非法获取了另一方当事人的财务资源,并且满足了法定数额标准的犯罪行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合同诈骗罪诈骗金额如何确定

在对合同诈骗罪所涉及的诈骗金额进行确定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以行为人通过其欺骗行为实际上所获取的财物数额作为判定标准;其次,这其中涵盖了所有在合同签署以及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行为人,他们通过欺诈手段实际获得的财物价值;再次,若行为人在多次实施合同诈骗行为且未曾受到过法律制裁的情况下,那么他的诈骗金额应当予以累计计算;最后,已经偿还给受害者的那部分款项,应当在诈骗额度中予以剔除。在计算诈骗金额的时候,必须同时关注到被害人由于诈骗行径所承受的直接经济损失。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便在事件发生以后,有部分或者所有诈骗所得均已退还,也不会影响到诈骗金额的认定。总而言之,对于具体诈骗金额的确定将全面考虑诸多相关因素,依照法律规定加以精确认证。

诈骗案频发,受害者众多,刑罚严厉。犯诈骗罪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诈骗罪涉及非法占有,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财物。量刑依数额大小及情节严重程度,最高可判无期徒刑并没收全部财产。法律严惩诈骗,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487次阅读
  • 在涉及到合同诈骗罪的司法案件中,受害方通常是指在签署或执行合同的全过程中,由于被告人的欺骗行为所引发的经济损失的一方。具体来讲,这可能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直接与犯罪嫌疑人签订合同时遭受财产损失的当事人;其次,与犯罪嫌疑人存在紧密联系的合同关系并因此遭受损失的关联方;最后,由于被告人的欺诈行为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的主体也应被视为受害人之列。
    2024-09-18 1218次阅读
  • 2024.08.14 2390次阅读
  • 313次阅读
  • 合同诈骗案中,受害人责任依据《刑法》第224条判定。若受害,通常不担刑责,因犯罪要素在加害方。但受害方若过失,如签约疏忽或未察觉不合理要求,可能负部分责任,影响民事赔偿。具体责任需依案情和证据分析。
    2024-09-06 1459次阅读
  • 2024.09.07 3451次阅读
  • 460次阅读
  • 在对诈骗犯罪进行数额裁定时,一般情况下都应当具有被害人这一当事人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类案件中,被害人特指因为被告人的恶意欺诈行径,导致其财产权益受到了损害的一方。在计算诈骗犯罪的具体涉案金额时,我们则主要参考的是受害者所遭受的财产损失实际数量。通过深入调查与研究受害者提供的陈述申辩,关联的交易记录,以及各种相关的书面证明材料等多种渠道,我们得以精确地衡量出诈骗犯罪的真实涉案金额。
    2024-08-18 935次阅读
  • 2024.06.06 1499次阅读
  • 42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