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泄露国家秘密不构成刑事处罚怎么处理
泄露国家秘密无刑事责任应如何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条款之规定,对于涉及泄漏国家机密行为情节轻微,尚未达到刑事处罚标准的人员,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而若涉案人员的违规行为在法律意义上还未达到犯罪程度,且亦不适用于其他处分方式者,则应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责成其所属机关或者所在单位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妥善解决。
《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五)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且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所在机关、单位予以处理。
二、泄露国家秘密罪该怎样判?
故意泄露国家机密罪,明确地指出了国家公务人员若违反国家保密法规制度的规定,蓄意泄漏国家机密,其情节严重时将面临法律责任追究。
此举所侵害的客体即是国家机密。
那么什么叫做“国家机密”呢?这是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通过严格的法定程序被严密保护,并且在特定的期限内仅允许特定范围内的人士知情的重要事宜。
依据我国刑法典的明确规定,国家公务人员倘若违反保守国家机密法规政策的有关规定,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机密,情节严重者应予以惩处,轻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重则判处三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并非担任国家公职部门工作的人员,倘若触犯前述条款,则依据前述原则予以相应处理。
这份犯罪触及的客体是国家机密。
根据我国现行的《保守国家机密法》的第八条法规,国家机密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首先,就是关乎国有大业的重大决策及其中的秘密事项;
其次,如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的秘密事项;
接着,便包括外交、外事活动及其对外国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
再者,是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涉及到机密的事项;
最后,科学技术领域的秘密事项也是必须保持谨慎保护的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
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三、泄露国家秘密罪应该怎么样判
对于泄露国家秘密罪之判决,理应依据犯罪情节的轻重加以衡量。一般而言,若情节严重者,量刑将严惩不贷,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惩罚;反之,如若情节极其恶劣,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制裁。然而,如何判定情节之严重程度或特别严重性,则需要综合考量诸多因素,包括泄露国家秘密的级别、数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等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倘若行为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从事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的活动,那么这种情况将被视为情节特别严重。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定罪量刑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以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与准确。
对于泄露国家秘密但无需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条款进行相应处理。若行为情节轻微,未达到刑事处罚标准,应依法进行纪律处分。若行为虽未构成犯罪,但不适用于其他处分方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责成其所属机关或单位采取必要措施妥善解决,确保国家秘密安全不受侵害。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