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资诈骗判决后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集资诈骗案件判决后民事责任承担形式的阐述
集资诈骗案件一经判决,对于涉案财物的处置包括但不限于追缴、责令退赔、返还、没收以及上缴国库等多种途径。待判决生效之后,法院通常会要求涉案的犯罪分子将所骗取之资金如数退还给受害者,然而若遭遇无法找到受害者或被骗款项本身系非法所得等情况,则涉案财物将会被依法上缴国库。关于集资诈骗案中财物价值的量刑标准主要如下:
首先,对于个人而言,其诈骗金额若达到十万元以上,便被视为“数额较大”,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罚金;
其次,对于单位而言,其诈骗金额若达到五十万元以上,即为“数额巨大”,若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可能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罚金或没收财产。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集资诈骗判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集资诈骗判多少年
集资诈骗罪量刑之依据主要取决于犯罪行为所涉及的金额以及情节的严重性。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手段进行非法集资,若涉案金额达到一定规模(即数额较大)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但不超过七年的有期徒刑,同时面临着罚金的刑事处罚。
如涉及数额过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者,则可能面临七年以上至无期徒刑不等的刑法惩罚,并需缴纳相应罚金或没收财产作为附加刑罚。
对于单位实施此类犯罪行为,同样根据上述法律原则予以规定,要求对违法单位进行罚金处罚,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惩处。
值得注意的是,“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的评定标准会因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及司法审判实践而异。
概括来看,个人集资诈骗金额达到十万元人民币以上便可视为数额较大;当其累积金额达到三十万元人民币以上时,即可认定为数额巨大。
集资诈骗案件判决后,涉案财物将追缴、退赔、返还或没收上缴国库。判决生效,犯罪分子需退还骗取资金给受害者,若找不到受害者或款项非法,则上缴国库。量刑标准:个人诈骗十万以上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单位诈骗五十万以上且情节严重,可能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并罚金或没收财产。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