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工资拖欠多久可以劳动仲裁

工资拖欠多久可以劳动仲裁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7 · 1929人看过
导读:接到拖欠工资通知后,劳动者应在一个月内及时提出劳动仲裁申诉,因为我国相关法律已经明文规定,员工薪资应当依照每月发放的原则执行,超过法定时限未及时支付的情况即构成拖欠工资的不法行径。此时,劳动者有权借助于劳动仲裁这一法律手段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工资拖欠多久可以劳动仲裁

一、工资拖欠多久可以劳动仲裁

拖欠工资的仲裁时限

根据我国现行法规的严格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劳动者的薪资都必须由所任职的公司按月支付;如果存在超过一个自然月仍未发放工资的现象,则视为欠薪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有权启动相关程序,如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进行申诉,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以维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工资拖欠多长时间就算违法

所谓拖欠工资之完整名称为故意拖欠,这是指雇主不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被迫支付雇员工资的行为。

根据我们国家的《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应该遵照货币的形式按月支付给雇员本人,严禁无故扣除或拖延支付雇员的工资。

”具体来说,“按月支付”既包括雇主要每月以固定薪酬的形式发放工资,也要包括必须逐月支付;

以此,雇主应当在每自然月结束后的30天内结算工资,若超过这段时限,那么就构成了故意拖欠工资。

然而,若因为生产经营困难以及资金周转不畅这些客观原因导致雇主暂时不能按时支付雇员的工资,他们需要经过与全体员工进行充分协商之后,方可将工资延期至一个月之内支付完毕。

在支付工资之前,雇主需通知全体员工,并将此情况报告给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如没有主管部门的则要向市或区县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三、工资拖欠多少钱可以立案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薪资拖欠的金额并非立案受理案件所必须满足的唯一条件。普遍认为,不论薪资拖欠额度如何,一旦确实存在此种情况,劳动者皆有权利向劳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举报或者提出劳动仲裁诉求。在实践操作当中,我们通常会对劳动者提出以下建议:当其所拖欠的薪资达到某一特定数量级或者拖欠时长超过一定期限之后,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是更为理智与可行的策略。举例说,如果薪资被拖欠达一个自然月以上、或者拖欠总额相对较大(例如,超出本地区政府设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某个倍数之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法律流程往往颇为繁琐复杂,因此我们强烈倡议您细致地咨询所在地的劳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以获得更具针对性且详尽的指引与支持。

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劳动者薪资应按月支付,超过一个月未发放即视为欠薪。劳动者在遭遇欠薪时,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起申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仲裁时限的设定旨在确保劳动者能够及时获得应得的工资,避免长时间的经济损失和权益受损。

网站地图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