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精神病人能离婚吗

精神病人能离婚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7 · 2570人看过
导读:精神病人是可以离婚的,但处理起来相对复杂。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其精神正常时可以亲自参与离婚诉讼。如果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需要通过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在离婚时,要充分考虑精神病人的权益和生活保障。
精神病人能离婚吗

一、精神病人能离婚

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婚姻能否解除

精神疾病患者有权办理离婚手续。若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愿意代表其出面提起诉讼,他们便能实现离婚之愿;反之,若无任何一方患上精神疾病,同样有权与患病的另一半办理离婚手续。倘若原配夫妇之间的感情基础较为深厚,但由于其中一方不幸患上了精神疾病且长期未能治愈,经过多方面的考量,包括对方、亲属及相关部门对病患的生活、医疗及监护等事宜进行妥善安排之后,方可批准离婚申请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二、精神病人能指定监护人吗

在我国,精神病患者并不能独立自行选择护人的职责。

然而,倘若患者的法定监护人为父母时,他们则有权通过立下遗嘱来具体指派监护人。

另外,若在精神病患者护人问题上存在争议,住所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具有指定监护人的权力。

若有关精神病患者护人争议的纠纷最终诉诸法律,那么人民法院将可以直接行使其监护人的职权。《民法典》第三十一条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三、精神病人能开电动车吗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中,精神疾病患者能否驾驶电动自行车将根据具体状况进行详细审查与评价。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若该精神疾病患者所处的病况相对稳定,已经具备与此对应的理智水平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同时能够严格遵守相关的交通制度并且对自己的个人行为负有完全且充分责任,那么从法律意义上讲,他们是被许可驾驶电动自行车的。然而,在另一些极端情况下,如果该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进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的思维判断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时,那么他们将不得继续驾驶涉及公共道路交通的电动自行车。原因无他,就是为了确保驾驶者及其周围人员的人身交通安全。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判断某位精神疾病患者是否有权合法驾驶电动自行车之前,往往需要参考专业医疗机构出具的科学诊断报告以及精准的评价意见。

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婚姻可以解除。监护人可代表患者提出离婚诉讼,非患者方也有权提出离婚。若夫妻感情深厚,但因一方患精神疾病且长期未愈,需经多方面考量,包括对方、亲属及相关部门对病患的生活、医疗及监护等事宜进行妥善安排后,方可批准离婚。

网站地图

婚姻家庭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离婚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离婚最新文章

遇到离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