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地拘留的规定是什么
我国关于异地拘留的法律规定
为确保异地执行拘留过程的合法性与严谨性,公安机关需履行以下重要职责:
首先,在进行异地行政拘留时,应主动通报被拘留人员所在地区的公安机关,以获取其积极配合协助;
其次,在实施拘留行为的同时,需要向被拘留者展示清晰完整的拘留凭证,以证实执法程序的毋庸置疑性;
最后,拘留完毕之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者移送到指定的看守所关押,且最小化延迟时间,最长不可超过24小时。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
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二、异地拘留的期限怎么规定
行政拘留,全称为“行政拘留”,乃由国家制定的专门行政机关(特指公安机关)依据相关行政法规,对于故意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士,实施短期内剥夺其人身自由之行政处罚措施。
该处罚的期限通常限定于10日内,若情况特别严重者,可延长至15日,然而在合并处罚时总计不得超过20日。
在执行拘留期间,时间的计算方式以日为单位进行,即自收监之日起至次日为一个完整的工作日。
例如,某位人士因违法行为而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假设他在2017年1月1日开始接受拘留,那么从1日至2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日,直至1月11日方能结束拘留,并在这一天恢复自由。
《拘留所条例》第三十二条执行拘留的时间以日为单位计算,从收拘当日到第2日为1日。
三、异地拘留的时间怎么算
针对异地拘留的时间计算,其通常自公安机关向被拘留者及其家人宣布拘留之时起即行启动。
拘留的具体时限以每日为单位进行计算,被拘留者自收押之日至次日方可视为一日。
就异地拘留的情况而言,公安机关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程序执行此项措施,包括向被拘留者家属寄发通知书等相关文件。
然而,无论身处何地,拘留期限均不得因地域差异而有所变动。
若涉及刑事拘留,则拘留期限一般不应超过37天;若为行政拘留,则通常不超过15天,若需合并执行,则总计不得超过20天。
值得注意的是,拘留期限的计算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并且在此期间如若发现新的违法犯罪事实,可能会对拘留期限造成相应的影响。
为确保异地拘留的合法性,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时需通报当地公安机关并展示拘留凭证。拘留后,应立即将被拘留者送至看守所,最长不超过24小时。此规定确保了拘留过程的严谨性和被拘留者的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