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退赃怎么退

取保候审退赃怎么退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5 · 1326人看过
导读:在申请取保候审时,主动将涉案非法财物缴纳至指定账户,这是积极承担法律责任、争取从轻处理的表现。至于缴纳方式,可以一次性完成,也可以与相关部门协商分期缴纳。同时,务必妥善保存好相关财务凭证,以备后续核查和诉讼之需。
取保候审退赃怎么退

一、取保候审退赃怎么退

当事人申请办理取保候审的同时,如若能主动配合将涉案的非法财物向办案机关指定的账户或地址缴付,这无疑是积极履行法律责任并争取从宽处理的体现。

关于财物的返还行为,贝体方式既可选择一次性的全数完结,亦可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及与办案机构的协商结果,分期分批地缴纳。

在这个过程中,务必妥善保管好涉及财物事宜的各类单据和记录,以便应对可能的核查与诉讼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在申请取保候审时,主动缴纳涉案非法财物至指定账户,是积极承担法律责任、争取宽处的表现。缴纳方式既可一次性完成,也可分期协商缴纳。务必妥善保存相关财务凭证,以备核查和诉讼需要。

二、取保候审谁可以申请

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所列举的条件,符合以下情况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均有资格申请取保候审:

首先,必须是已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其次,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家属亦有权提出申请。

在实际操作中,申请取保候审时还需满足相关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对于取保候审所设定的严格要求,以确保审判公正并维护公共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三、取保候审谁有权批准

实施保护措施候审的确定权力主要集中于各级法院、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具体而言,公安机关以及人民检察院在事件调查阶段拥有批准执行对犯罪嫌疑人实施保护措施候审的权力。而在事件审查起诉的环节中,人民检察院则有资格批准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护措施候审。至于在事件审理阶段,人民法院同样具有批准决定对被告人实施保护措施候审的权力。在做出是否采取保护措施候审的决定时,应全面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害程度,事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的刑罚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经济状况,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保护措施候审的执行工作将由公安机关负责落实。

在申请取保候审时,主动缴纳涉案非法财物至指定账户,是积极承担法律责任、争取宽处的表现。缴纳方式既可一次性完成,也可分期协商缴纳。务必妥善保存相关财务凭证,以备核查和诉讼需要。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84次阅读
  • 在申请取保候审时,主动缴纳涉案非法财物至指定账户,是积极承担法律责任、争取宽处的表现。缴纳方式既可一次性完成,也可分期协商缴纳。务必妥善保存相关财务凭证,以备核查和诉讼需要。
    2024-09-03 965次阅读
  • 2024.09.30 1664次阅读
  • 489次阅读
  • 在中国现行刑法体系下,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涵盖了对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的刑罚种类(如管制、拘役、罚金或有期以上刑罚)及其对社会的潜在危害性的评估。主动退赃作为悔罪表现之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取保候审的决定,但这一决策还需综合考量退赃的实质意义、金额大小、对案件的影响及嫌疑人个人状况等因素。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将依法结合个案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作出是否准予取保候审的决定。
    2024-07-10 1393次阅读
  • 2024.10.07 1272次阅读
  • 350次阅读
  •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3条,取保候审期满后无违法行为的,可凭解除声明或文书领取保证金。赃物退还涉及复杂程序,需法院裁决。若赃物应追缴或没收,则由司法机构处理;若已归还或属非被告人所有,通常不再涉及退还。该条款未直接规定赃物退还,需结合案情及法规判断。
    2024-07-10 910次阅读
  • 2024.10.01 1563次阅读
  • 48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