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民事案件判决后申请执行期限怎么算

民事案件判决后申请执行期限怎么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4 · 1379人看过
导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民事案件生效判决的执行期限通常为两年。这个期限是从义务履行期限的最后一天开始计算的,如果是分期履行的,则以每期的最后一天为准。如果法律文书没有规定履行期限,那么执行期限则从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此外,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和中断,适用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规定。
民事案件判决后申请执行期限怎么算

一、民事案件判决后申请执行期限怎么算

在民事案件生效判决权利人行使执行权的时间规定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执行期限一般为两年。

该周期起算点应当自法律文书所载明的义务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开始计算;

若法律文书明确规定了义务人分期履行的,则应以每期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作为起算点进行计算;

若法律文书并未对义务履行期限作出具体规定,那么便应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

此外,关于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和中断问题,同样适用我国法律对于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民事案件判定抚养费的标准

关于抚养费金额与支付周期之规定,理应由亲生父母双方以平等互惠为基础进行有益探讨与协商。

若双方未能达成共识,法庭将依据以下法律条款做出公正判决:

1.对于拥有稳定收入的亲生父母而言,抚养费的支付额度通常可设定在月总收入的20%至30%之间;

2.对于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家庭来说,抚养费金额可依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为参照,按以上比例计算得出;

3.如存在特殊情形,如疾病、残疾等,抚养费的数额可适度提升或降低;

4.亲生父母亦有权自主决定通过协议方式确认一方全权承担子女的抚养责任及由此产生的全部抚养费。

但需注意的是,在此种协议中,必须明确表示直接抚养方已充分考虑到自身经济状况,确保抚养行为不会对子女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抚养费的支付原则上需要定期完成,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亦可一次性支付完毕。《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三、民事案件判了不还钱怎么办

若您在民事纠纷中赢得诉讼胜利,而对方未能按照判决履行相应的还款责任,您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您有权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以促使对方严格遵守判决所确定的义务;其次,您有责任协助法院寻找并掌握对方的财产线索,为后续的执行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再者,您还可以申请对对方施加限制高消费的措施,以此来约束其行为;此外,将对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能有效地降低其社会信誉度;最后,请务必定期关注执行进程,与负责执行的法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相关信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均应依据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民事案件生效判决,执行期限一般为两年。自义务履行期限最后一日起算,分期履行的以每期最后一日算,未规定的从文书生效日算。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和中断,适用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规定。

网站地图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 456次阅读
  • 民事诉讼裁决申请执行的法定时效为两年。具体计算时应自法律文书所规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一天开始起算;若法律文书明确要求分期履行,则应当从不规定的每期履行期限的最后一天开始计算;若法律文书并未规定任何形式的履行期限,那么就应当从该法律文书正式生效的那一天开始计算。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如果超过了申请执行的法定时效,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我们无法再进行申请执行。
    2024-10-25 1320次阅读
  • 2024.09.12 5210次阅读
  • 112次阅读
  • 民事诉讼判决的强制执行请求时限为两年。此期限的计算始自法律文书所载明的履行期限的最末一天开始计算。若法律文书指定分阶段履行,则每一期的履行期限的最末一天亦应计入在内。在法律文书并无明确规定履行期限的情况下,则应自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进行计算。值得注意的是,如若超过上述申请执行期限,法院或许将不再接受您的强制执行请求申请。
    2024-10-07 1023次阅读
  • 2024.08.16 8126次阅读
  • 3027次阅读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民事判决的申请执行期长达二年。在此期间内,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个自然日起开始计算时间;若法律文件中明确规定须分期履行,则需按照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个自然日进行计算。然而,如法律文书并未明确规定履行期间,便应以法律文书正式生效之日作为起点进行计算。若不慎错过申请执行期限,可能会导致无法通过司法途径强制要求对方履行其应尽之义务。
    2024-10-07 1464次阅读
  • 2024.09.17 23068次阅读
  • 33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