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劳动仲裁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劳动仲裁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2 · 1652人看过
导读:劳动仲裁裁决后,若双方都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起诉,那么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你对裁决结果不满意,需要在签收裁决书后的15天内提起上诉,否则裁决就会生效。根据第31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已经生效的调解书和裁决书,拒绝履行的一方需要承担强制执行的责任。
劳动仲裁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一、劳动仲裁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若在接受劳动仲裁裁决之后,两方在法律所限定的期限内均未提起诉讼,此时可将申请递交至用人单位所属地区的基层人民法院,请求其进行强制执行审批。

根据我国的相关条款,对于那些对仲裁裁决表示不满的当事人,自裁决书签收日起的15天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但倘若此期间期限届满的话,裁决书即会自动生效。

另外,该法规中第31条还明确指出,有关当事人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及规定的期限来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与已判定的裁决书。

如有一方当事人未能按期履行,而另一方当事人则有权向人民法院请求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一般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一般依法执行。

二、劳动仲裁对兼职的认定

关于兼职性质的劳动仲裁判定标准如下所述:

首先,作为非全职员工,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约签署具有灵活性特质,既可以与多名劳动者分别缔结各自相关的合同协议,亦可以采用口头协议的形式达成共识;

其次,法律明文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不可设定期间性的试用期约束;

最后,当需要停止使用非全日制员工之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有权通过即时通知对方的方式来进行解约处理,而且在终止用工环节上,用人单位无需向该名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三、劳动仲裁对个体户老板有什么影响

劳动仲裁对于个体经营者企业主而言,可能带来许多不同层面上的影响。首要的是,倘若劳动仲裁审理后确认企业主需为违规行为负起责任,则可能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例如未按照规定与员工签署劳动合同所导致的双倍工资差额,或者因非法解除劳动合同而需支付的赔偿金等等。其次,这也将对企业主的声誉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有可能对未来的招聘工作以及业务运营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如果企业主在经营过程中有任何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被发现,那么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很可能会加大对该企业的监管力度并进行更为频繁的检查。总的来说,作为个体经营者企业主,我们应当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严格遵守各项劳动法律法规,确保合规用工,从而尽可能避免卷入劳动争议仲裁的纷争之中。若是不幸遭遇仲裁事件,亦应保持谨慎态度,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收集并提供相关的证据资料,以此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劳动仲裁裁决后,双方未在法定期限内起诉,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基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裁决不满的当事人应在签收裁决书后15日内上诉,否则裁决生效。第31条规定,当事人应履行已生效的调解书和裁决书,未履行方需承担强制执行责任。

网站地图

劳动纠纷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