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的赔偿标准有哪些
关于劳动仲裁所涉及到的赔偿标准问题,其主要涵盖了经济补偿、赔偿金、补发工资以及加班工资等多方面内容。
具体来说,所谓的“经济补偿”是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的时长来计算的,每满一年便可获得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而当用人单位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解除或者终止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时,就需要支付相应的“赔偿金”,其金通常为上文提到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
另外,如果用人单位未能按照约定全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那么就需要进行“补发工资”处理。
至于“加班工资”部分,则需依据实际加班时间及工资基数进行精确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多长时间
关于劳动仲裁的法律期限问题,我们在此进行详细且深入的解读。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劳动仲裁的有效期为一年。
具体来说,自当事人知晓或应当知晓自身权益受到侵犯之日开始算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有效期也为一年。
此种情况下,仲裁的实质性阶段是从当事人明白或应于明白其权益已遭侵权之日计起。
若能按照前述规定成功续断仲裁期限,则可重新计时。
然而,如果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原因导致当事人无法在有效期内提出申请仲裁,那么仲裁期限将会暂时停止动行。
直至其停止原因得以消解,相应的仲裁期限方可再次启动计算。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产生争议的特殊情况。
在此情形下,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文一开头提到的一年仲裁时效的限制。
但是,当劳动关系解除时,必须在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年内提交申诉资料。
这部分内容同样也适用于劳动关系存续期内因为拖欠劳动报酬而引发的争议。
进一步讲,对于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的劳动仲裁申请,我国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依法受理并且会在收到申请之日起的五天之内向劳动者发放接纳申请的通知:
(一)该投诉符合《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二条所述的争议范畴;
(二)申请人清楚地表达了仲裁请求以及充足的事实依据;
(三)申请仲裁时效属于法律规定的有效时间范围内;
(四)该案属于劳动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以内。
总而言之,劳动仲裁流程大致分为四个环节:
诉求人发起申请、受理过程审查、相关准备工作及正式审理。
首先,诉求方需提交完整的劳动仲裁申请书及关联性的材料、证明。
在接到申请后,劳动仲裁委员会会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过程,决定是否接受申请。
若审核通过,仲裁委员会将会在7天内组建好仲裁小组。
仲裁周期前,该仲裁小组应提前5日以书面形式告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时间和地点。
如原告有正当理由,可以在法庭召开前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延迟开庭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劳动仲裁起诉法院多久受理完毕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以后,当事人如对裁决结果不服,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法院的受理与审结期限,具体时限因案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通常而言,法院在收到原告递交的起诉状之后,将在七日之内作出是否予以立案受理的决定。
对于适用普通程序进行审理的案件,法院应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审判工作并作出判决或裁定;如遇特殊情形需延长审理期限的,须经本院院长批准,方可延长六个月。
然而,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的充分与否以及当事人的配合程度等诸多因素均可能对审理期限产生影响。
若案件涉及到鉴定、公告等法定程序,则审理期限亦将相应地予以延长。
劳动仲裁赔偿含经济补偿、赔偿金、补发工资及加班工资。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月工资;违法解雇需付两倍经济补偿为赔偿金;未足支付工资需补发;加班工资据实加班时长与工资基数计算。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