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职务侵占罪立案后会立即控制犯罪人吗

职务侵占罪立案后会立即控制犯罪人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1 · 1147人看过
导读:职务侵占罪立案后,嫌疑人是否会被立刻拘捕或限制自由,得看具体情况。警察会先评估一下他潜逃、毁灭证据、再犯罪的风险。要是发现有危险迹象,就会马上采取行动。要是情况比较轻,嫌疑人也配合调查,并且能规避风险,控方可能就暂时不采取强制措施了。
职务侵占罪立案后会立即控制犯罪人吗

一、职务侵占罪立案后会立即控制犯罪人吗

在涉嫌职务侵占罪的情况下,尽管已经正式立案,犯罪嫌疑人并不必然受到立刻的拘捕或限制行动自由。

这是因为是否立即执行这样的强制管控措施,需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包括犯罪嫌疑者是否存在逃离现场、销毁相关证据、再次实施犯罪等潜在威胁。

一旦察觉到这类危险性,警方往往会果断实行必要的控制措施。

然而,若案件性质较为轻微,犯罪嫌疑人能够积极配合调查工作且表现出对上述风险环节的明确避开态度,控方可能并未立即做出此类动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逮捕的条件】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二、职务侵占罪出来是否还要还款

职务侵占案中,被告人在服刑期满后仍需承担偿还欠款的义务。

虽然因犯职务侵占罪而被判处刑罚仅仅代表其已承担了对应的刑事法律责任,但这并不妨碍其继续履行民事责任

换言之,他仍须向受害者全额归还其所涉案金额

职务侵占罪,简称“职务侵占”,是指在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内,某些成员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擅自将本应属于该组织的财产据为己有的违法行为。《刑法》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三、职务侵占罪会起诉

对于职务侵占罪这一类事件,通常会面临着法律诉讼这个严峻的挑战。由于此类事件常涉及到国家安全、公共财产以及社会秩序等方面,因此其属于法定的公诉事件之一。在一般的情况下,此类事件的立案调查工作通常会由公安机关经手完成,并在随后的过程中,交由检察院进行深入审查和起诉程序。一旦雇主发现自己员工存在利用职务优势侵吞本公司财务的不当行为,并且涉及的金额巨大,那么他们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介入调查此事件。当证据充分且确凿无误时,检察院将会代表国家向法院提出正式的诉讼请求,以追究涉事嫌疑犯的刑事责任。关于“数额巨大”这个概念,根据最新的司法解释,一般情况下是指侵占金额在六万元人民币至一百万元人民币之间。然而,在实际的事件处理过程中,法院还需要结合犯罪手段的恶劣程度、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来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及相应的刑罚。

涉嫌职务侵占罪立案后,犯罪嫌疑人未必即刻遭拘捕或限制自由。是否采取强制措施,需评估其潜逃、毁证、再犯风险。若发现危险迹象,警方将迅速行动。反之,若案情轻、嫌疑人配合调查并规避风险,控方可能暂不采取强制措施。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