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的人能判缓刑吗

取保候审的人能判缓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0 · 1908人看过
导读:如果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那犯罪嫌疑人被判缓刑的概率是很高的,但这也不是一定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和最终的判决结果没有关系。如果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较轻,有悔改的表现,对社区也没有什么危害,那么满足缓刑的条件,就有可能被判缓刑。
取保候审的人能判缓刑吗

一、取保候审的人能判缓刑

在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况下,涉案人员的确存在获得缓刑判决可能性,然而这种可能性并非绝对。

取保候审仅仅属于司法审判中的一项刑事强制手段,其本身并不直接决定案件最终的定罪量刑裁决。

若涉案者的情节轻微且已具悔罪之意、不会再度实施犯罪行为,且宣告缓刑并不对其所生活的社区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等相关因素皆符合法定的缓刑条件,那么这名涉案者便有可能获得缓刑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取保候审是不是指证据不全吗

刑事诉讼程序中,取保候审这一手段与实际证据是否完整并不具有直接关联性。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所明文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操作措施。

它旨在针对那些尚未被拘捕的犯罪嫌疑人和已经被拘留但需另行改变拘禁方式(如拘留令)的被告方,通过要求他们提供担保人或者支付保证金,并制作相应的担保书,以此确保他们随时能被传唤并出席相关听证会,而不必受到正式拘押或者暂缓其拘押期限。

从客观角度来看,在犯罪嫌疑人身陷囹圄之际,最为紧要且最应投入精力的事务就是着手办理保释程序。《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三、取保候审的律师会怎么处理

在我国的刑事司法体系中,取保候审作为一种法定的刑事诉讼执行手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我们需要为被指控犯罪或者正在接受刑事调查的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全面的法律咨询服务,指导他们准备必要的法律文件以及相关呈请材料,其中包括详细阐述取得人身自由权利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及对其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生活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接着,我们会根据事件本身及其嫌疑人或被告人类型,提供专业而严谨的法律建议,论证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当前阶段并无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并且符合所有有关取保候审的法律及程序上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律师会始终保持与办案机关的密切沟通,随时了解和掌握申请的具体进展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变化。如果关于取保候审的请求得到批准,我们的律师将负责提醒当事人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对取保候审人的约束和限制,包括准时到达指定地点,不干扰任何证人或者潜在举报者的陈述等等。总而言之,我们的目标是全力以赴,全心投入,充分发挥我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以确保我们的客户能够获得公正合理的待遇,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在符合取保候审条件时,涉案者有获得缓刑的可能,但这并非必然。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不决定最终判决。若涉案者情节轻微、有悔罪表现,且不会再犯,缓刑不会对社区造成负面影响,满足缓刑条件,则可能被判缓刑。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33次阅读
  •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与缓刑不同。缓刑是法院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罪犯的执行方式,期限通常为1至5年,视罪行和悔过程度而定。在缓刑期间,罪犯若遵守规定,原刑罚可不再执行。两者在司法实践中具有不同含义和适用条件。
    2024-07-10 901次阅读
  • 2024.08.22 2756次阅读
  • 337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符合条件时可取保候审,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附加刑等情况,且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而《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情节轻微、有悔改表现且不致再犯罪,可宣告缓刑。取保候审是程序性措施,缓刑是刑罚执行方式,二者不同。是否获得缓刑需综合考量犯罪情节、悔改表现等因素。即使取保候审,也不保证能获得缓刑。
    2024-09-26 1313次阅读
  • 2024.09.07 9538次阅读
  • 1038次阅读
  • 取保候审与缓刑无必然联系,但可助力争取缓刑。它通常表明犯罪轻微,社会危害小。缓刑裁决取决于犯罪性质、情节、悔过表现等因素。若犯罪轻、悔过深刻、无再犯风险且不影响社区,可能获得缓刑。
    2024-09-03 827次阅读
  • 2024.09.21 2339次阅读
  • 35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