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累犯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累犯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0 · 1870人看过
导读: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累犯的社会危害性较大,取保候审的机会相对较少。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如犯罪情节较轻、患有重病、生活难以自理,且取保候审不致危害社会时,仍有可能获得批准。这体现了法律在严惩累犯的同时,也兼顾了人性关怀与风险评估的平衡。
累犯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一、累犯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对于累犯而言,取得取保候审的机会相对较少。

这是因为累犯往往被视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危害性

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如犯罪情节显著轻微、身患重大疾病或生活无法自理等因素导致采取取保候审并不足以引发社会风险时,其仍有可能因此获得取保候审的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累犯取保候审了可以判缓刑

1.对于累犯情形,法律明文禁止给予其缓期执行刑罚的机会,即便是申请了取保候审也同样不能够获得缓刑判决;

2.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条款规定,累犯以及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都无权享受缓刑的优待。

换而言之,累犯必须接受更加严厉的处罚,不可有缓刑或假释的考虑之余地;

3.累犯这一术语是指,曾因触犯法律而遭受过一定程度的刑事惩罚,且在该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或是得到赦免之后,在法定的期限内,再次出现违反类似法律条文,进而被判处新的刑罚的违法者。

关于消费者权益维护方面,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途径:

首先是与相应的商家进行和解谈判,此举不仅最为直观简洁,而且也是最为经济实惠的一个方法。

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使用过程中遭到了侵犯,他们应立即寻找消费场所的相关负责人,陈述自身所经历的种种艰辛以及所面临的损失,同时提出相应的理赔诉求。

在自愿的前提下,双方可以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和解协定,从而化解矛盾争端;

第二种常见的维权方式就是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协助调停。

当消费者的权益遭受侵害时,他们亦可选择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申诉来解决问题。

举报书应当采取书面撰写的形式,全面详实地阐述投诉人的个人信息、详细地址、邮政编码,以及遭投诉方的详细信息、公司地址、受损情况等等,同时还要明确表达出自身的要求。

值得消费者注意的是,未经消费者协会的同意,不要投递票证、单据或实物,以免失窃造成更大的麻烦。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投诉;

根据与商家之间达成的仲裁协议,请求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多种方式来寻求法律保护。《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三、累犯取保候审一般怎么判

累犯人士通常在申请取保候审时面临困难,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所带来的社会危险性较大。关于判决问题,累犯乃是法定的加重处罚情节。在进行量刑时,法院需要充分权衡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以及累犯的因素等多个维度。特别针对故意犯罪的累犯而言,相较于初次犯罪者,其量刑将会更为严苛。然而,具体的判刑处理仍需依据特定罪名犯罪事实进行裁定。以盗窃罪为例,累犯有可能在法定刑期范围内被判处较高的刑罚。总的来说,累犯在司法实践中将承受更为严厉的惩罚。

累犯因高社会危害性,取保候审机会稀缺。但特定情境下,如犯罪情节极轻、患有重病、生活难以自理,且取保候审不致危害社会时,仍有可能获得批准。这体现了法律在严惩累犯的同时,也兼顾了人性关怀与风险评估的平衡。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75次阅读
  • 若累犯符合一定条件,可考虑申请取保候审。这些条件包括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造成社会危险性;或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或怀孕、哺乳,取保候审无社会危险性;或羁押期满,案件未结。申请取保候审需满足上述条件之一,以确保社会安全和司法公正。
    2024-10-03 1425次阅读
  • 2024.04.13 2064次阅读
  • 389次阅读
  • 对于累犯来说,通常难以获得取保候审的批准。原因在于,累犯被视为具备较大的再次犯罪风险,这与取保候审的宗旨——预防潜在的社会危害性相冲突。然而,在极为特殊的情形下,比如身患重疾、丧失行动能力,或是怀孕或正在抚养自己孩子的女性,只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导致社会危害性发生,便可以考虑允许进行取保候审。
    2024-10-19 815次阅读
  • 2024.10.21 1167次阅读
  • 491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取保候审适用于以下情形:可能被判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嫌疑人;可能被判有期徒刑但对社会无危险的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羁押期满案件未结需继续侦查的情况。累犯是否能取保候审取决于其是否符合上述条件,最终决定由司法机关依法作出。
    2024-07-10 1008次阅读
  • 2024.02.27 3811次阅读
  • 1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