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刑事拘留15天后的程序有哪些

刑事拘留15天后的程序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9 · 1992人看过
导读:刑事拘留十五天后,公安机关若要逮捕嫌疑人,需向检察机关申请,检察机关会在七天内决定是否批准逮捕。如果批准逮捕,案件会继续深入侦查;如果不批准逮捕,嫌疑人可能会被释放或者改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如果案件比较轻微,没有社会危害,公安机关也可以直接释放嫌疑人并结案。
刑事拘留15天后的程序有哪些

一、刑事拘留15天后的程序有哪些

依据刑事法律规定,刑事拘留期长达15日之后,可能面临下列几种不同的情形。

若公安机关经过细致审查与权衡,认定确需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将依法提交至检察机关以请求批准逮捕

在此过程中,检察机关将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最终决定。

如果检察机关批准了逮捕申请,该案件则会继续由公安机关进行深入侦查。

反之,若是检察机关未能批准逮捕,那么公安机关必须立即对犯罪嫌疑人予以释放,或者转变拘留方式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另外,若公安机关经全面调查后发现案件情节显著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且无法被视为犯罪行为,亦可直接释放犯罪嫌疑人并撤销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提请批捕审查批捕的时限】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二、刑事拘留15天不放人意味着啥

若刑事拘留期满15仍未释放被拘留者,则表明该名人士可能系涉嫌流窜作案、多次作案或结伙作案等情节较为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之一。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若公安部门将已被拘留的人员确认为有必要进行逮捕时,应在拘留期结束前的三日内,向当地人民检察院提交审查批准请求。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下,这一期限可适当延长,可延展至四日。

尤其是针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以及结伙作案等情节较为恶劣的重大嫌疑分子而言,其提请审查批准的日期更可相应地延长至三十日。

在此期间,检察院应当在收到公安机关所递交的《提请批准逮捕书》之日起的七个自然日内,做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

所以,相比之下,一般类别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即便已经经历过人民检察院的依法审查并批准逮捕,最长也只得拘留两周。《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三、刑事拘留14天叫家属去做担保有用吗

被刑事拘留的人若拘留期限长达14日,家属前往办理担保事项或能产生某种效用,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仍需视具体案件情形而定。在实践中,担保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被告能够在保释期间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然而,关于是否准许保释,最终的裁决权属于司法机构,他们将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如罪名属性、违法情节、被告者所构成的社会危害性等等因素进行严谨评估和考量。因此,家属可以向受理该案件的执法机构提交申请,并尽可能地提供有力的担保材料。但是,决策权仍然掌握在司法部门手中。

刑事拘留15日后,情形如下:公安机关若决定逮捕,需向检察机关申请,后者7日内决定是否批准。批准则案件深入侦查,不批则嫌疑人释放或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若案件轻微,无社会危害,公安机关可直接释放嫌疑人并结案。

网站地图

更多#强制措施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强制措施最新文章

遇到强制措施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