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职务侵占罪能走民事赔偿吗

职务侵占罪能走民事赔偿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8 · 1219人看过
导读:在职务侵占罪的案件中,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要求赔偿。要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让受害人有财产损失,那受害人就有权提民事诉讼,比如让被告还侵占的财物或赔偿损失等。
职务侵占罪能走民事赔偿吗

一、职务侵占罪能走民事赔偿

在涉及职务侵占罪的法律事务中,受害人有权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寻求赔偿

当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对受害人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失时,后者便享有提出民事诉讼请求的权力,例如要求被告归还被其侵占的财物或赔偿所遭受的相应损失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二、职务侵占罪的辩护需要注意什么

关于职务侵占罪,辩护策略主要包括:

基于嫌疑人是否符合犯罪主体资格进行无罪或减轻刑罚的辩护;

通过探究其主观上是否存在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的故意来进行无罪或减轻刑罚的辩护;

根据所侵犯的财产是否属于本单位所有进行无罪或减轻刑罚的辩护;

依据嫌疑人是否利用了职务便利进行无罪或减轻刑罚的辩护;

以及通过分析嫌疑人是否实际实施了侵占行为来进行无罪或减轻刑罚的辩护等等。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三、职务侵占罪的数额入罪标准有哪些

关于职务侵占罪的入罪数额标准,在各个地区间可能存在微小差别。一般的规定为,实际侵占物价值达到六万元人民币以上者,属于“数额较大”范畴,将被视为构成刑事犯罪,面临法律制裁。根据司法实践经验,职务侵占行为所涉及的财物数额大小,将会对量刑幅度产生直接影响。若侵占金额较高,则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惩罚,同时还须缴纳罚金。对于数额巨大的情形,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缴纳罚金;而对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则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惩处,并且仍需缴纳罚金。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的数额认定以及量刑结果,还需结合事例的具体情节进行全面考量,例如犯罪手段的恶劣程度、危害后果的严重性、是否积极退还赃款等因素。

在涉及职务侵占罪的法律事务中,受害人有权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寻求赔偿。当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对受害人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失时,后者便享有提出民事诉讼请求的权力,例如要求被告归还被其侵占的财物或赔偿所遭受的相应损失等等。

网站地图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 职务侵占罪属于刑事范畴,主要通过刑法规范与处罚。民事途径不适用于此类案件,但受害方可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在刑事审判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以寻求经济损失的赔偿。因此,职务侵占罪不能通过民事途径解决,而应通过刑事程序追究责任。
    2024-09-04 1373次阅读
  • 2024.07.04 1944次阅读
  • 职务侵占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不属于民事诉讼范畴。它违反了刑法,侵害了组织财产权和社会秩序。对此类犯罪,应通过刑事诉讼程序进行调查、起诉和审判,追究刑事责任,并追回犯罪所得。民事诉讼适用于处理平等主体间的纠纷,不适用于处理此类犯罪行为。
    2024-09-04 839次阅读
  • 2024.09.09 1530次阅读
  • 在涉及职务侵占罪的法律事务中,受害人有权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寻求赔偿。当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对受害人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失时,后者便享有提出民事诉讼请求的权力,例如要求被告归还被其侵占的财物或赔偿所遭受的相应损失等等。
    2024-09-02 1406次阅读
  • 2024.08.18 1543次阅读
  • 职务侵占罪的确立需遵循关键步骤:首先确认犯罪主体为公司、企业等内部人员; 其次,审查是否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单位财物且数额较大; 再者,考察是否存在非法占有财物的直接故意。 以上条件满足,则可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2024-09-04 865次阅读
  • 2024.10.19 2018次阅读
  • 区别:1、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行为人主管、管理、经手的本公司、企业或单位的财物;而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范围广泛;2、犯罪主体不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主管、管理、经手的本公司、企业或单位财物的人员;而侵占罪的主体是任何持有他人财物的人。
    2024-06-26 835次阅读
  • 2024.02.19 147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职务侵占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职务侵占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