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孩子抚养费给到多少岁
在解除婚姻关系之后,对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用支付将会持续直至该子女达到法定成年年龄即18周岁为止。
然而若子女已经超过16岁未满18岁,并且已经有足够的劳动收入作为生活来源,同时还能够保障本地的一般生活水准,其父母就可以停止继续提供相应的抚养费用。
值得强调的是,若子女尚未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例如,仍然处于高中及以下学历阶段的学习中,或者由于失去或部分失去劳动能力等非主观因素导致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即便他们已经年满18周岁,其父母依然应当承担起必要的抚养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离婚孩子抚养费的承担方式是怎样的
1、尊重父母间的平等、自愿协商,确保协商结果明确可行且不影响到孩子的合法权益。
然而,在协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需求,避免对孩子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
为预防这种情况的出现,婚姻登记机构或人民法院有义务对家长们的经济实力、能力水平以及孩子的日常需求、所在地区的生活与教育环境进行深入的审视。
如协议内容对孩子有害,则不得予以认可。
2、若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或是协商未获得批准,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将肩负起保护孩子合法权益,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根据孩子的真实需要、双方的付担能力和地区的实际生活水准,依法做出合理的裁判。《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三、离婚孩子抚养权会怎么判
在面对夫妻离婚的时候,关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的裁定,一般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考量。
首先,孩子的年龄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来说,他们的抚养权通常会归属于母亲,除非母亲存在诸如患有严重疾病等特殊情况。
而对于两岁至八岁之间的孩子,法院则会对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与条件进行全面评估,例如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教育经历等等,同时也会关注哪一方能够为孩子创造出更为稳定且有益于成长的环境。
至于八周岁及以上的孩子,他们的个人意愿将会成为决定抚养权归属的关键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如果某一方存在着可能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或习惯,例如家庭暴力、赌博成瘾等,那么他们在争取抚养权的过程中将处于相对劣势。
总的来说,法院在做出裁决时所遵循的核心原则就是确保孩子的最大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支付至18岁。但子女16-18岁间,如能自给自足并维持本地生活水准,父母可停付。若子女虽满18岁但无法独立生活(如高中在读或因病失能),父母仍需承担抚养责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