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不会被下逮捕令吗

取保候审不会被下逮捕令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8 · 1766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不是一劳永逸的,也可能会被逮捕。虽然取保候审是强制措施,但案子没结束,嫌疑人也不一定能逃脱惩罚。要是在候审期间违反规定,或者案件情况有变化,比如有更多证据证明嫌疑人罪大恶极,那他很可能会被更严厉的逮捕。
取保候审不会被下逮捕令吗

一、取保候审不会被下逮捕令

取保候审并不是一种永久性的解脱方式,还是有可能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逮捕令的发出。

虽然取保候审是具有约束力的刑事强制措施,但这并不代表着案件已经进入尾声或者重要涉案人员必将逃过律法的惩罚。

相反,当法庭在审理期间,发现当事人取保候审期限内违反相关规定,或者案件本身的状况有所改变时(例如更多实质的证据指明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确实较为恶劣),那么违法者极有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逮捕的条件】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二、取保候审什么时间能办手续

关于申请取保候审的事宜,在尊重法院判决结果并最终生效之前,均可进行相关手续办理。

具体来说,办理取保候审的流程如下:

首先,犯罪嫌疑人家属或被告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需按照规定向司法机关提交正式的书面取保候审申请;

紧接着,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收到上述书面申请之后,有义务于七日内就申请人的请求给出明确答复;

对于审核通过的取保候审申请,公安机关将会予以执行相关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必须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的实施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取保候审不算坐牢时间吗

在此需要明确的是,取保候审并不算作服刑时间范畴内。取保候审本身属于司法机关对于特定犯罪嫌疑人群体实施的一项刑事强制性措施,旨在保障其自身权益并防止事件审理过程中的社会危害行为发生。而服刑时间则主要是针对那些已经被法院依法判定为有罪,并确认为应当接受相应刑罚审判者的实际执行期限。在刑事法律制度中,只有在被强制关押起来的状态下进行的这段时间才可以被视为服刑期满的计扣依据。例如,指派居住监视居住的刑期折抵法则是将每两日视为服刑一天;如果是被判处罚金的情况,那么每一日强制关押都可视为日后服刑过程中的两天时间。被判处管制刑者则需按照每一日强制隔离计算到后天的刑期当中;同样,被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者,每一日的强制拘留时间也可等同于日后的服刑期限。然而,由于取保候审这个阶段内,嫌犯并没有被实际关押在监管机构中,因此这段时间无法作为服刑期限予以计算和折抵。尽管如此,该时期内仍然要求相关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否则将面临庭审判决结果修改或者甚至取消刑事诉讼权利的后果。

取保候审并不是一种永久性的解脱方式,还是有可能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逮捕令的发出。虽然取保候审是具有约束力的刑事强制措施,但这并不代表着案件已经进入尾声或者重要涉案人员必将逃过律法的惩罚。相反,当法庭在审理期间,发现当事人在取保候审期限内违反相关规定,或者案件本身的状况有所改变时(例如更多实质的证据指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确实较为恶劣),那么违法者极有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逮捕。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在收到逮捕令之际,仍然存在被批准取保候审的可能性,然而,这其中的挑战和难度也不容忽视,相对较为复杂。通常,犯罪嫌疑人员、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律师应向相关执法机构提交申请,同时就为何认为取保候审所可能带来的社会效应是无害的那般,详细阐释其理由。在此过程中,司法机关会将案情全貌及犯罪嫌犯的潜在社会威胁度等多方面元素进行深入全面的评估,据此来作出是否批准取保候审的最终决策。
    2024-09-05 949次阅读
  • 2024.09.22 1126次阅读
  • 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终结或嫌疑人完全免于逮捕。 若在此期间,被取保候审者违反法规(如策划自杀、逃逸、销毁证据等),或出现重大变故(如新犯罪行为、威胁国家安全等),均可能导致逮捕令的颁发。 因此,取保候审仅是司法程序中的一环,不能掉以轻心。
    2024-09-02 1002次阅读
  • 2024.09.23 1494次阅读
  • 依《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判管制等、可能判有期以上但取保不危害社会、患重病等、羁押期满未审结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逮捕令意味着嫌疑人可能受更重制裁和有社会危害,除非特殊情况,逮捕后取保候审概率低。是否取保依具体情节和法律,由公检法裁定。
    2024-09-02 1174次阅读
  • 2024.09.25 1528次阅读
  • 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判管制、拘役或独立附加刑,或有期以上刑罚但不危及社会,以及重病、孕哺期女性和即将超期羁押者。 申请时,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须向办案机关书面申请,并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
    2024-09-03 1290次阅读
  • 2024.09.26 1686次阅读
  • 接到逮捕通知后有取保候审可能,但难度大,要综合分析案件和嫌犯社会威胁度等。若可能判管制、拘役等,或可能判重刑但取保不威胁公众,或已羁押且案情未结,或有重病、是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等,可向相关部门申请取保候审,以保障生活和降低风险。
    2024-08-22 1496次阅读
  • 2024.10.25 157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